摘 要: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和規律的自然學,它注重實驗,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應更注重學生興趣、積極性和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物理教學;實際;能力
物理是人類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物質和相互作用及運動規律的一門自然學。它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指導著人們的生活,坐在蘋果樹下的牛頓,透過生活現象發現了萬有引力;生活中觀察飲壺的瓦特最終發明了蒸汽機。這些無不說明物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而人們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跟人類探索物理知識的過程有很多相似之處。
正因為如此,新的課程標準改革更加注重物理與生活的聯系,而我們有些地方還用慣了老方法,老師靠講解圖方便、學生靠死記硬背,培養出來的學生是高分低能。現在有的地方又出現用多媒體畫面代替學生到實驗室的實驗操作,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這些方法已不適應新要求了,那么我們物理教師又該怎樣真正做到把物理知識與生活、生產密切結合起來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呢?
一、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的意義
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就是要:“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它符合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所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能實現認識上的飛躍。如,在教學“平面鏡”中,本人做過一個“水淹蠟燭”的魔術表演。往杯中倒水,當水浸過蠟燭時,發現蠟燭沒有熄滅。這是什么現象呢?怎樣形成的呢?學生觀察實際情境后欲望被激發起來了,自然有了物理過程的探究。
二、培養興趣,調動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樂而忘憂”。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實現教學目標,首先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培養興趣又是調動積極性的最好方法。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利用生活中一些有趣味的現象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激發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興趣。如,平時舉一些趣味生活現象:罐裝的自動噴劑噴了一會罐身會變涼──液化;民諺俗語:小小秤砣壓千斤──杠桿原理等等。這些從人們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趣事例都是物理上理論聯系實際的有趣事例,它們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課堂教學理論聯系實際
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主要平臺是課堂,如何在課堂中出成效,教師是關鍵。因此,教師應想盡一切辦法靈活運用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應用中的實例,結合實際向學生展示科學知識對人類社會的作用。如,在教學“參照物”時就可以結合實際講解“同步衛星”。
我們還可以嘗試把課堂放歸大自然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讓學生在親身經歷、體會中獲取知識。如,本人曾帶過學生到街頭一些修自行車的店面處請師傅們向學生講自行車剎車部件的使用原理及修理,讓學生親自動手替顧客修自行車,結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學生直接看到所學的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動機,端正了一些學生過去對物理不感興趣的學習態度,結果一節課下來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課堂中也可改變教學手段,把多媒體、電子網絡等現代技術引入課堂,更能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直觀、生動、情景性強等特點,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范圍。但應注意不能一味替代學生的分組動手操作實驗。
四、利用實驗教學理論聯系實際
變教師演示為學生演示,并強化學生的分組實驗,可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具體做法為: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提前安排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做一些聯系實際的調查訪問項目,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實驗報告單發給學生用以填寫。每次課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指導工作,確保學生能熟練完成實驗。使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理論聯系實際”,學生的思維潛質得到最大的挖掘,使他們真正感受到物理學有所用、學有所值,進一步培養能力。
五、利用課外活動,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
物理課外實踐活動是在物理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之外,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它在教育改革中,在拓寬學生知識領域、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和創新精神、開發學生智力等方面,具有它的生命力。因此,上完課,教師就應及時布置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學過電路初探后設計病房呼叫電路;學過歐姆定律后設計和制作一個模擬的調光燈,并把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
總之,隨著物理學科的不斷發展,物理學科與現實生活、生產、現代科技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也就成為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物理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注重和加強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教學。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更是真正學好物理、培養學生能力的一條最有效途徑。所以,我們應深刻理解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真正落實“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金南中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