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責任心指個人對所存在的群體進行行為規(guī)范、共同活動,包括所要承擔任務的自覺態(tài)度與行為。對中學生責任心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來實現(xiàn),讓學生學會負責。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責任心;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養(yǎng)學生有責任心的前提
實際上,教師的責任意識是學生責任意識的前提。教師職業(yè)的社會功能與精神位置都決定了教師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職業(yè)。作為教師,應該為人師表,行得端正,光明磊落,對學生進行潛意識的影響。所以,如果想要學生具有責任意識,教師自己就要具有相應的責任心。
二、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的教學方法
1.強化心理健康教育
重點在于做好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的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律、堅強意志和性格,引導學生去關心別人、尊重別人,讓學生逐步形成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乃至對國家負責的心理。
2.強化愛國主義的教育
強化學生愛國方面的教育,讓學生明白自己對于國家的責任。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教育。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可以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的祖國,明白中國的歷史文化,并且知道在建設特色的社會主義發(fā)展中存在著利與不利的矛盾因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起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為祖國做貢獻的精神。
3.優(yōu)化課堂設計
學校應該積極地構建起校園責任的教育點,將學校的硬件設備構建起規(guī)范、整潔的學習工具與場地,讓學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成為無聲的教育者。實行校園衛(wèi)生與財物的分包制度,通過規(guī)范和制度來對學生進行制約與管理,并且還可以充分運用黑板報、廣播臺等媒體進行宣傳,讓學生人人盡責,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責任心。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應有意識地設計和實施強化學生責任意識培養(yǎng)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
教育實際上就是培養(yǎng)人的一種社會活動,人的性格會因為社會的不同需求而不同。但是,無論如何改變,有責任心是我們通向成功的重要條件。初中是一個人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有研究表明,學生責任感的形成是依附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由此可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
參考文獻:
[1]傅國強.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四個凸出.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2]陳靜.談初中思想政治課對學生責任心的培養(yǎng).中國校外教育,2007(10).
(作者單位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竹園初級中學校)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