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低年級數學教學的人,打開數學教材不難發現,在新教材中增添了一項新的內容,那就是“實踐活動”。這正是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設立了“實踐活動”內容的具體體現。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就要在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等過程,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初步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結合數學教學談談我的做法。
一、潛心鉆研,科學地設計活動內容和方法
教材安排的每一個實踐活動都注意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初步的實踐能力,因而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數學知識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要有一個深加工、再創造的過程。教師組織的活動可以不限于教材提供的形式和內容,可以結合當地實際,結合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實踐活動內容和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開展實踐活動。在一年級數學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學習結束后,我設計了“我是小小采購員”活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這一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加深了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了人民幣的換算及計算方法。
二、營造成功的氛圍,使每個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大都是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操作等活動中再現知識,學生對這樣的活動積極性很高,要達全體學生參與的目的,必須在活動中使每個人都有活動的時間,營造一種成功的氛圍。因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鉆研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更為強烈。成功是發展之母,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而且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所以我在安排“小小商店”這項實踐活動時,把學生分成小組,選出兩個代表示范購物的過程,其他學生觀察進行商品買賣的步驟,這樣既體現了教學的層次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學生人人參與學習活動,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小組活動與全班集體活動充分地結合起來,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嘗試自己管理自己或小組管理的樂趣,從而使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在活動中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三、注重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數學意識
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啟發引導學生搜集數學信息,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從而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進而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意識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數學意識。同時,在實踐活動中還可以滲透有關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四、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實踐活動就是給學生一個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間,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體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老師在操作中不要做過多的限制,要相信學生,他們會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完成這些游戲、操作等實踐活動的。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允許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使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
總之,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空間和思考、表達的機會,以及表達自己思想和展示自己才華的場所。因此組織學生開展數學探究實踐活動,應成為現代教學思想的靈魂所在,要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以逐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自主、自由地發展。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旗同興鎮總校)
編輯 斛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