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五年制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所面臨的新形勢進行分析,闡明影像技術專業向醫工結合方向發展的必要性,同時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全面的剖析,體現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職教理念。
關鍵詞:影像技術專業;醫工結合;校企合作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是伴隨著醫學影像學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綜合性學科,開辦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主要在中等衛生學校開辦,我校是全國最早開辦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4所衛校之一。當時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各級醫療機構醫學影像科從事X線、CT、MRI、超聲、介入等技術崗位工作。
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和辦學能力的增強,醫學影像學的發展出現了新形勢,對五年制高職影像技術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醫院對影像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像設備的更新加速,要求操作者對新型的影像設備、前沿的設備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在近幾年來的影像科招聘考試試題上也加大了設備學知識的含量。因此,專業素養全面的影像技術人才是醫院需求的,也成為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二是五年制高職醫學影像技術人才到醫療部門就業受限制。近些年來,醫院對人才規格的要求越來越高,五年制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很難進入滿意的醫院,這種狀況在國內的多個省市均存在,如浙江、廣東、湖北、四川等。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如何找到突破口、開創新的培養方向就成為大家積極探索的問題。三是醫療器械企業的發展為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帶來就業機遇。迄今為止,全國經注冊的醫療器械生產和醫療器械經營公司大約2萬家左右。醫療器械公司對既具有醫學影像知識(影像診斷和影像技術)又具有理工科知識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明顯增加,最近幾年就有較多的企業,尤其是從事影像設備生產、維護的企業主動聯系我校,招聘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這就給我們開創新的培養方向提供了可靠的線索。
作為職業技術教育,必須緊跟市場,以就業為導向,所以我校針對這種形勢變化,主動地采取相應對策,提升影像設備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開創影像設備方向,以提高學生專業素養的全面性,拓展就業途徑。2009年,我校與北京萬東醫療裝備公司進行校企合作辦學,設一冠名班“萬東班”,我校萬東班的人才培養方案具有如下幾個特色:
1.職業崗位
(1)萬東醫療裝備公司從事技術咨詢和售后服務工作。
(2)其他醫療器械技術服務行業從事技術咨詢和售后服務工作。
(3)醫療器械公司從事設備技術咨詢和銷售服務工作。
(4)醫院影像科(放射科、CT室、B超室)、放療科、核醫學科從事技術工作。
(5)醫院設備科從事醫療器械日常維護與管理工作。
從職業崗位的設定上緊扣其專業方向和就業特點,校企合作的目的能夠使學校借助于知名企業的強大技術設備、管理優勢、優秀的技術培訓人員,強化影像設備生產維護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的專業素養高質而全面,增強學生在醫療單位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企業借助于學校,可對企業員工進行基礎知識理論培訓,也可通過合作辦學擴大知名度、宣傳企業文化、增強社會效應等,真正實現“校企共贏”。
2.人才規格
培養的學生除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識、基礎醫學知識、理工科知識、影像技術專業知識外,還能對萬東醫療裝備公司生產的工頻X線機(含程控X線機)、中頻X線機等電路原理正確分析,具有安裝能力、獨立排除一般故障能力、進行管理和設備營銷服務能力等。為了能達到以上這些要求,就必須加強和萬東公司的緊密合作,如編寫教材,應實現教材與崗位技術標準對接,達到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目的。
3.課程設置與教學要求
主要體現在影像設備學、專科項目教學和畢業實習三個部分。
(1)影像設備學(302學時):能說出工頻X線機、影像增強器電視、高頻X線機、CT、磁共振等的基本構成、各主要部分的作用、電路原理圖,會操作及會排除一般故障。本課程為影像萬東班學生必修的專業課程之一,針對各項設備提出的具體教學要求比以往更加全面,更加細致,并且對知識和能力目標均作了詳盡的要求,這為更好的實施項目化教學打下基礎,是專業方向鮮明的標志之一。
(2)專科項目教學(416學時):提供選學模塊的相關課程與實踐,通過這些模塊的學習,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實踐能力,強化理論和實踐能力,如放射治療技術模塊,這部分是經過臨床調研、專家論證后確定的特色之一,體現創新精神、促進就業力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改革是動力,質量為核心,真正做到“三以一化”,才能使職業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
(3)畢業實習:將在萬東公司所屬的醫療器械公司和醫院影像科進行輪回實習,公司實習設備安裝維修、售后技術服務,并熟悉設備銷售流程;影像科實習X線攝影技術、CT操作技術和影像診斷等。與此相匹配的是,在學習完基礎知識后,每學期安排一個月到萬東公司實踐的時間,使學生較早的接觸專業內容,從所見所聞上加深專業思想。
4.知識和能力考核
除進行文化課、醫學基礎課程、電工基礎、電子技術的考試、考查,還要求學生結合臨床實踐,獨立撰寫一篇3000字以上的畢業論文,并通過學校組織的論文答辯。實習時,要通過所在實習部門或科室的出科考核。教學改革創新之一就是評價創新,我校進行人才培養方向的調整后,考核方式上和公司合作,組織出科考試,結合企業特色進行企業實習內容的考核,并且制度化。努力做到堅持創新人才培養,推進人才評價制度建設。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中,強調了要通過各種渠道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如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鼓勵企業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我校的萬東班正是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之一,這是新形勢下五年制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發展的必然方向。
參考文獻:
[1]宋平,李勝,梁軍偉.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就業與市場需求的矛盾[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
[2]趙漢芬.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校企合作、醫教結合、校院企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0(4).
[3]溫茂興.如何在高職醫學相關專業實施工學結合[J].醫學與社會,2008(12).
(作者單位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衛生分院)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