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學習需要有自主學習的過程,但是自主學習并不是簡單的自己預習課本,它貫穿學習始終,而學習本身又是很復雜的過程,所以需要學生把握好關鍵的幾個重點:教材、課堂、化學實驗、學習方法和知識規律。
關鍵詞:自主學習;教材;化學實驗;學習方法
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綜合發展為目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師的知識不能只是“一杯水”或是“一桶水”,而要成為“有源之水”,意為源源不斷,靈活而富于創新;其實對學生也一樣,不能只做“容器”,而要做“吸塵器”和“過濾器”,意為要主動去吸收學習知識,并能夠過濾、濃縮、整合。學好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主學習并不是簡單地自己預習課本,它貫穿學習始終,針對這一復雜過程,需要學生把握好以下幾個重點。
一、注重基礎和規范,關注教材
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是知識的精華,它概念精練準確,對原理、現象的解釋精辟扼要,書寫準確規范,圖表簡明生動等等,它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依據。學生在化學的敘述性、描述性問題的解答上總存在語言不夠準確、完整、簡練的問題,往往是簡練了就不完整,完整了又太啰嗦。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1)課前預習教材。只有通過預習,才能帶著問題去聽課,才能提高聽課效率。(2)課堂上講到的實驗、概念、原理、現象、化學用語、例題、結論等,凡是課本上有的,盡量讓學生輪流朗讀或勾畫記錄,把握住關鍵詞語。(3)計算里用到的數據或常數,讓學生翻閱教材,常用常翻,熟悉教科書。(4)答疑時,若教材里有答案的,引導學生去讀教科書,自己解決疑難,使學生認識到教材里有的,老師不一定講,自己讀。
二、注重學科特色,關注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新課標的教材為了突顯學科特點,編寫選修了化學實驗(人教版)加強實驗教學,這也符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以學生真正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新課程理念。學生在自主學習(或預習)化學實驗時,要注意不同的化學實驗有不同的側重點:制備物質的實驗,側重于原理、裝置、操作、收集或分離、剩余物的處理、結論;驗證物質的實驗則側重于操作方法、現象和結論。例如,學習Cl2的實驗室制法的程序如下:
1.原理:用氧化劑氧化濃鹽酸(常用的氧化劑有MnO2、KMnO4、KCIO3等)。
2.反應方程式:(略)。
3.實驗裝置:固體+液體氣體(主要儀器為燒瓶、分液漏斗、雙孔塞等)。
4.操作:(略)(即操作順序,注意事項)。
5.現象:反應激烈,產生黃綠色氣體。
6.收集:①向上排空氣集氣法;②排飽和食鹽水法(Cl2在飽和食鹽水里的溶解度小)。
7.驗滿(或檢驗):①觀察黃綠色或潤濕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放于集氣瓶口;②鹽水排完。
8.尾氣處理:Cl2有毒,尾氣通入NaOH濃溶液里。
9.結論:①制得了Cl2;②證明原理正確。
10.引伸:此法還能制取哪些氣體?
三、注重學習方法,關注知識規律的總結
“君子日三省其身”,講的是要經常總結,學習也要注意總結規律,這樣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一)針對具體知識點,運用比較進行總結
化學學科的知識相對其他學科顯得比較零散瑣碎,善于利用比較和歸納的方法進行學習便于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比較是確定客觀事物彼此間的差異和共同點。歸納是依據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內在聯系(性質)對其歸納。化學教科書里,物質的種類繁多,化學變化復雜,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運用比較歸納法進行學習,可以使化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例如,學習鎂、鋁的化學性質,然后比較鎂、鋁的原子結構,推出鎂、鋁(或金屬)的共性:易失電子成為陽離子:Mg-2e→Mg2+、Al-3e→Al3+;能跟非金屬(O2,Cl2,S),水,稀酸,鹽溶液反應;差異性:失電子能力(還原性、金屬性):Na>Mg>Al;跟水、酸的反應速度:Na>Mg>AI;個性:Al既能跟稀酸又能跟強堿溶液反應。
(二)針對不同板塊知識,總結體系特點
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混淆。指導學生學習該知識時,應從下述關系入手: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物質的存在、制法、用途、鑒別等等。即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決定了元素的原子結構,元素的原子結構又決定了元素的性質,元素的性質又決定了它的存在、鑒別及其單質的制法、用途和存放等。
(三)針對階段性知識,集中歸納知識規律
學完一章或進行學期、學年、升學的總復習時,學生進行知識規律的小結,把分散于各章里知識的共性找出來,就成了知識的規律,這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使知識系統化,更便于掌握和應用。例如:
1.判斷微粒半徑大小的規律。
2.判斷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規律。
3.判斷常見圖像變化的規律。
4.兩極放電順序的規律。
5.判斷熔、沸點高低的規律。
6.判斷離子能否共存的規律。
7.判斷氧化性或還原性強弱的規律。
8.化學實驗操作里的先與后的規律。
學習需要主動性,主動學習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有力保證,但是學生往往忽視了主動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關注了以上幾個重點,并把這種自主學習變成自動的學習,學習也就變成了一種樂趣。
(作者單位 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