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傳統教學中,單一、被動和陳舊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影響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一大障礙。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先學后教的高效課堂教學使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
關鍵詞:高效;課堂;合作學習
兩年來,小組合作學習已作為一個主要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和采用。教學實踐證實,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一、鋪墊引導
教師首先要營造學習氛圍,然后再引導全班同學進行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鋪墊性練習。通過鋪墊性的練習,突出新舊知識的共同點,揭示新舊知識的矛盾點,引發學生求知欲。
二、小組活動
1.獨立思考
這一環節是小組活動的前提和必要準備。教師在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重難點、學生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導學案(課前發給學生)。具體合作內容有6個方面:
(1)辨析概念問題的合作討論;(2)發現規律性知識合作討論;(3)操作實驗研究問題合作討論;(4)選擇解題答案策略合作討論;(5)完成競爭性作業合作討論;(6)學生間互評、互檢、互考的合作。
2.小組討論
這一環節是小組活動的中心環節。教師必須發動學生在充分思考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有序討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躍的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體驗到合作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喜悅。
3.組際交流
在每個小組逐一討論后,由每組代表向全班學生匯報本組的討論情況、意見或結果。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做到了敢想、敢說、敢做,點燃學生心靈創新的火花,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4.集體評價
這一環節是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組際交流等方面進行具體的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互補,在評價中提高。極大地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鞏固運用
教師不只局限于導學案設計中的討論內容,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出題、改題、也可以按小組集體改題和出題,組與組之間相互考查、評議。課堂上教師不要怕討論中出現混亂的局面,要及時引導點撥,使學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便有利于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和集體智慧的發揮。讓每一名學生真正成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者,讓他們共享合作成功的喜悅。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地引進課堂。在小組群體互動中,優等生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鍛煉、潛能生得到幫助。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合理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實現課堂高效。
(作者單位 吉林省永吉縣萬昌鎮中心學校)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