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文對于新課標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能進行較好的體現,數學作文作為一種新的作業形式,以其特有的作用價值日益被越來越多的老師關注、重視。
關鍵詞:數學作文;引導;輔導;展示交流
提到作文,許多人認為那是語文學科的專利,作文教學屬于語文教學的范疇,好像永遠不會與數學發生交集。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老師們的教學內容、形式、過程都有了空前的發展、創造,“數學作文”以它特有的形式,不拘一格地選材要求,靈活的表達方式,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數學舞臺,更能促進數學多元目標的實現。何讓學生樂意寫呢?下面淺談一點體會。
一、引導與放手相結合
寫數學作文的前提是摒棄對學生的限制和束縛,可以讓學生自己擬題,自主選材,自定寫法,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長短不限、形式不論,放手讓學生去自由表達,盡情發揮。一學期來,學生創作了《面條的學問》《人身上的尺子》《要賽幾場》……這充分說明數學確實能幫助孩子做到“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科學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而數學作文能讓我們明明白白地看到數學的這個目標這些學生已達到。但絕大多數學生對數學問題觀察是不敏感、不仔細的,對這些學生要在平時注意引導、指引他們發現數學作文的題材,最好連寫作形式也一起商議一下。平時課內某一環節學生的發言或表現特別精彩,對某一問題的爭議特別大,創造性地解決了某一問題……諸如此類時,可以提示一下,這是數學作文的好題材。如,《積究竟有幾位》《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畫線段圖巧解題》……都是學生上好課后有感而發;課外和同學相處,一旦遇到可以或必須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事,也要不遺余力提醒、幫助。這件事可以用什么數學知識解決、怎么解決、可以怎么在數學作文中表達出來。如,《列表巧解題》《巧分糖水》……
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寫出了數學作文,得到肯定后會大大激發他繼續寫的興趣,而這個興趣會使他有目標地進行下一篇,并渴望獨立完成,這就形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良性發展過程。但這一過程中的放與扶的分寸一定要很注意。
二、輔導與自改相結合
學生用了休息的時間,辛辛苦苦地把數學作文寫了出來,一定要認真對待,這既是對學生勞動的尊重,也是對學生數學作文質量的肯定和鼓勵。所以,收到學生的數學作文后,首先要做的是認真閱讀,尋找“閃光點”,要找出好的地方充分肯定、大力褒揚,特別是對難得一寫的學生,更要大張旗鼓地宣揚。當然,適當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思考層次,然后根據文后的評語和學生進行個別交流,在學生理解教師看法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獨立修改,如果還有問題就再協商、再修改,力爭讓每一篇數學作文都能說清一個數學知識。
三、展示與交流相結合
學生的數學作文可以說是智慧與能力的結合,僅僅讓教師欣賞當然不夠,如果可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他們的作品,可能會激發出他們更大的寫作欲望和熱情。為此,可以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的作品得到展示和交流。教師可精選部分有代表性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加上教師精心的評點后,積極向各種報紙、雜志投稿,為學生的數學作文的展示提供平臺。即使沒有發表的,也可以在墻報、板報上展示。班級可通過自編數學小報,讓學生帶回去和家長共同欣賞、品評,除了能讓學生得到家長的肯定,更希望能取得家長的支持和幫助。
我相信,在小學階段,總有一天數學作文會成為評價數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數學作文會與語文作文一樣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數學作文教學一定會在數學教學中彰顯它的獨特魅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