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以實驗為基礎,實驗是物理的靈魂。新課標下,強化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啟物理大門的鑰匙,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分析了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強化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一、優化課堂演示實驗
教師的演示實驗對學生起著直接的示范作用,學生能夠對實驗仔細觀察、分析與思考,乃至放手去勇于創新和大膽嘗試。應用演示實驗,特別是對一些難以根據推導和證明的問題的解決,更具直觀性和有效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規律。如何做好課堂演示實驗?(1)緊扣教學,明確目標。課堂演示實驗不是變魔術,而是要緊扣教學內容,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2)重點突破,主題鮮明。教師所做的演示實驗不是一種點綴,而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3)效果顯著,有說服力。演示實驗是觀察物理現象、物理過程并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規律的基礎。因此,實驗現象一定要明顯,具有說服力。如,演示“磁場方向”時,可以把整個實驗器材放在投影儀上,將整個實驗過程放大,使得實現現象清晰直觀,效果明顯。(4)形象生動,富有啟發型。演示實驗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發散學生思維,增強學習興趣。因此,演示實驗要具有簡單、形象的特點。
二、運用對比實驗激發思維
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學生由于受到生活經驗的影響,往往對一些物理概念難以理解,形成一些錯誤的觀念,這需要在教學中借助物理實驗現象驗證,從而讓學生肯定正確的物理概念。但是從物理現象到物理概念的建立跨度很大,而構建真實、生動、形象的對比實驗,不僅能賦予學生豐富的物理表象,還能喚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探究欲望,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筆者設計了如下實驗:首先,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的釋放一個鋼球和一張紙片,結果是球降落得較快,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認為重物下落快。然后,取一張紙片,剪成大小相同的兩張,將其中一張揉成紙團,再次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紙團和紙片,結果觀察到紙團下落得快。然后從同一高度釋放鐵球和紙團,兩者下落的速度幾乎相同。通過對比實驗,展示了物體重量和下落速度之間關系的矛盾,為進一步探究創造了條件。
三、分組實驗培養探索精神
新課標下,課堂教學不再以教師完成某種教學目標為主要目的,而是通過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思想行為上的巨大變化。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才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筆者在實驗教學中,采取了“分組實驗”教學模式。具體做法是:(1)將全班學生合理的分為若干小組。將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作為組長,發揮好帶頭作用。(2)精心準備實驗。作為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應要對實驗內容、原理、步驟和一定的意外情況等做好準備,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臨危不亂。(3)鼓勵“奇思妙想”。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鼓勵學生“奇思妙想”,讓學生敢于、樂于、善于思考分析問題。實踐證明,實施小組分組實驗,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使學生在動手實踐活動中通過觀察、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同時,小組實驗消除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懷疑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強化實驗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也有利于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解題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倪彩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09(52).
(作者單位 江蘇省阜寧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