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五小學從2006年走向校本教研之路,我們的教科研工作堅持“教科研服務教學”的宗旨,把教育科研作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動力,引領全校教師以最佳的心態、最優的狀態投入教育科研,以實現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把學校的精神“反思、追求、跨越”作為校本教研的主線,探索出一條具有五小特色的科研之路。
一、找準基點,讓教師愿“研”
教學研究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重要手段,為改變教師面對研究的不安、回避、厭煩等心理。我們沒有直接分配給教師該怎么去做研究,而是在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中找到了“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的落腳點。與教師達成共識:研究要以教學中的困惑為課題;研究的核心是多關注學生的“學”;研究者是教師自己,研究的過程是自主發現問題,自主反思、尋找策略、解決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去反思、實踐,才是有效的研究。我們調整教研的工作思路:(1)改變研究的形式。改變單一為多元,成立年級組和學科組,教師可根據自己的喜好給自己選擇合適的角色定位研究。(2)改變研究的氛圍。變沉重為寬松,變做作為真誠,變單打為合作。(3)改變研究的心態。通過合作交流共享,使教師明確研究對完善課堂教學以及自身成長的重要性。在一系列的研究活動中,五小教師對研究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從“要我研”到“我要研”從被動的研究到主動的研究,形成了濃厚的研究氛圍。
二、抓切入點,讓教師善“研”
只有從課堂教學出發,再回歸課堂教學的研究才是有價值的研究。我們認識到,只有有價值的研究,才能讓教師真正從內心接受并喜歡研究,進而善于研究。我們以小課題為突破口,讓研究團隊從課堂教學發現問題、分析造成問題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和途徑、在課堂上進行實踐和驗證,到總結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與教訓。在此基礎上分組交流研討。研究的問題切入點小,但卻能真正解決課堂上的問題,教師愿研,并且在不斷地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中,形成善于研究的能力與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研究的習慣。
三、捕成功點,讓教師樂“研”
“愉快的研究、享受的研究”是我校引領教師教學研究的思想核心。只有當研究被教師看成是愉悅的事,是一種享受時,才能形成研究的良性循環,才能充分發揮教師源源不斷的內驅力,才能讓教師樂此不疲。每次集體評課:自評+互評+反思——引發互動,激發思維的碰撞;每次不同學科教師培訓——明確目標,打開工作的思路;每次專題研討——學術辯論,教學策略的開發;每次經驗分享——展示自我,教師幸福的體驗;每次讀書交流——知識升華,教師素養的積淀。我校教師嘗到了研究的樂趣,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分享交流會上,我校教師針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有益的嘗試,捕捉成功的亮點,與其他教師分享。成功的經驗又成為下次嘗試的起點。教師的成長風帆在這里起錨,教師的理想之光在這里閃耀,教師的生命價值在這里體現。
我們在摸索中體驗研究快樂、體驗研究的成功。讓不同層次的教師獲得不一樣的提高,讓不同喜好的教師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快樂研究是五小教研的宗旨。
就這樣,一次次成功的體驗鑄造了我們研究的信念,一次次困惑的思考為我們的校本教研指明路標,微笑的成績證明我們還有登頂的底氣。只有堅持反思、努力創新、勇于實踐,賦予教師自主權——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我們的校本教研更會成為我校教學工作的非常有效的催化劑。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五小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