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自主性必須充分發揮出來。由此決定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增加情感投入,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設置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多角度分析問題,誘發學習興趣;尊重理解和賞識激勵學生,挖掘學生潛能;加強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關鍵詞:課堂教學;主體作用;自主性
課堂教學,實質是學生“自我消化”“自我發展”“自我升華”的探索過程。充滿智慧、情感和個性的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主動參與、內化吸收,才能實現教學目標。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下面談談筆者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增加情感投入,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討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才能讓學生有愉快的心情去學習。教師絕不能居高臨下,以長者自居,導致學生望而卻步,而應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永遠保持一份快樂的心情,增進師生情感交流,讓學生保持最佳精神狀態,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如,教學《小溪流的歌》的主題時,我說:“親愛的同學們,文中的小溪流如同一個純真、執著、健康活潑的兒童,積極向上,迎著朝陽歡快地唱著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歌,遇到阻擋他的障礙物時,還微笑著點頭:您好,您好!”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意識就孕育出來了。
二、設置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習好奇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興趣,學生才能學得主動,學得有意思。誘發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如,情景誘趣、幽默誘趣、懸念誘趣等。在教學《空城計》時,我說:“由于馬謖的疏忽大意,慘失街亭,孔明損兵折將丟失要地,不得已只留下二千五百士兵把守西城,而魏軍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兵臨城下,形勢萬分危急。然而,面對‘黑云壓城城欲摧’的兇頑強敵,孔明處變不驚,施展令人叫絕的‘空城計’。那么,這冒險的計謀是怎樣的?他能否幫助孔明戰勝敵軍,化險為夷?從中可看出孔明有哪些非凡的智慧和才干?”這便是懸念誘趣,學生通過默讀課文深入思考,學習好奇心就被激發出來了。
三、鼓勵多角度分析問題,誘發學習興趣
語文教師,必須要求學生打破思維定式,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從而訓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教學詩歌《次北固山下》關于“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名句賞析,便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提煉含義:(1)內容方面。透露出自然理趣,形象地寫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2)情感方面。哲理性強,蘊含了積極、樂觀、向上的感情。(3)詞語運用方面。把“日、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位置加以強調。(4)修辭方面。“出、入”用擬人手法,賦予美好新生事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四、尊重理解和賞識激勵學生,挖掘學生潛能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而要當好學生的向導和顧問,讓學生主體地位得到發展,同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提出他們通過一定努力便能達到的新要求,尊重理解和賞識激勵學生,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學習自主性不斷得到提高。
五、加強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中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通常是以運用的方式完成的,主要通過實踐活動,使讀寫水平獲得提高。課文是學生模仿寫作的范文,教師在指導閱讀中,應指導學生通過模仿,把范文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寫作能力,實現“讀是為了寫,寫是為了讀”的目的,把讀寫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果,如,教學《回憶我的母親》,如果僅僅按照一般閱讀要求教學,就必然是弄清思路,理清篇章結構,知道朱德的母親做了哪些事情就可以了。但如果按照讀寫結合的要求學習這篇課文,便不僅要弄懂作者如何寫母親及回憶母親的特別感情,還能弄清作者為什么要從對母親個人情感進一步升華到對這個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如何報答母親深恩的決心。待解決完這些問題之后,教師就必須組織學生親自寫一寫自己的母親,看看自己的母親有什么偉大之處,又該怎樣報答母親的恩情。這樣,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就得到了提高。
總之,在新課標指引下,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把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擺在首位,想盡各種辦法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設置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尊重理解和賞識激勵學生,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作者單位 廣東省梅州興寧市刁坊中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