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的語言雖然變化無窮,豐富多彩,但相對于大千世界來說,還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有時候,我們還真的無法用語言文字來描述一種現象、一種哲理。況且就算是用很好的語言文字描述出來了,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太豐富,對語句的理解也是有限的。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彌補教師在語言表達上的不足,因為多媒體能將靜態的東西動態化,能將抽象的東西形象化,能將枯燥的東西趣味化,從而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有利于教學重點的把握和教學難點的突破,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可以化靜態為動態,彌補語言生動性的不足
任何一個生動的比喻都是跛腳的,因為語文文字畢竟是抽象的符號,當它反映鮮活的大千世界時,就必定受到許多限制,況且讓一個生活經驗并不豐富的學生去理解有些深奧的生活哲理的比喻句是困難的,要學生去理解由語言文字組成的課文的重點、難點,是更困難的。由于CAI課件能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變具體,靜態變動態,使原來枯燥的課本內容更生動地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全身心地去主動發現、探索、思考、解決問題,起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作用。多媒體所包含的虛擬技術能超越時空,化虛為實,變抽象為具體,適時使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由符號到心像的轉換,使教學獲得最佳效果。
二、多媒體可以化抽象為具象,彌補語言形象性的不足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而興趣就是學生學習的動力的來源,要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就要調動他們的興趣,而他們對直觀的、形象的東西往往更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多媒體能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減少信息在大腦中的轉換,能夠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和感受,多媒體教學手段可將以往教學中無法展現出來的東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運用多媒體能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抽象景象轉化為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感性材料,能以其富有聲、像、色的信息刺激學生的眼、耳、腦等感官,促其樂學深思。
三、多媒體可以化枯燥為神奇,彌補語言趣味性的不足
多媒體的聲、光、色、形能把客觀事物直觀化,而具體直觀的事物則能喚起學生一連串的遐想,因而它在培養學生想象力方面有無法估計的作用。例如,古詩教學、傳統教學光憑教師的講解,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很難領會到詩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如果讓多媒體課件來處理,效果就會好得多。
(作者單位 湖北省房縣城關鎮八一希望小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