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是教學質量好壞的反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教學的首要任務。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學習能力
一、教師系統性的教學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這門學科,理論性極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教學中,就必須條理清楚、結構清晰地講述,這樣學生在接受新知識與鞏固已學知識時,才能更加輕松。如何才能做到系統性的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過程要緊密。緊密的教學過程,是指在教學中做到“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往往找不到學習重點,學習方向錯誤,導致學習效率不高。系統性的教學方法能夠將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重點、難點向學生講述明白,提高學習效率。
二、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學習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一般三至五人為最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構建小組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使得學生在與組員的合作學習中,發現自我的不足,借鑒組員的長處,從而彌補自己的缺陷。小組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極進取,力爭上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課題任務分配給各小組,讓小組成員自行探究,然后整理、論述課題觀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完善自我學習能力
學習任何一門學問,要獲得其精髓,擴大其深度、寬度,單靠教師的傳授、課堂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自我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中,學生要提高學習能力,就必然要培養信息反饋、完善自我的能力。教師如何完善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筆者認為,首先,要培養學生發散式思維。培養學生發散式思維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加以延伸、擴展,如,剖析時政,讓學生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觀點。其次,自我總結。在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每一階段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總結與反思,讓學生在反思中發現自我的不足,從而加強對應的練習。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要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讓學生具有學習能力,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才能收到教育的真正效果。
(作者單位 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