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烹飪專業自建校以來已有30多年的專業歷史,在以往的教學中繼承傳統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實踐內容,同時,根據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烹飪學科的教學也在不斷更新、改革。但是,隨著專業的老化、生源的萎縮,烹飪學科的教學也需要加速調整,來保證烹飪教學質量。
關鍵詞:烹飪學科;教學質量;烹飪專業
一、實踐教學內容有待于調整
傳統的烹飪菜肴、面點品種雖然是一種傳承,但是,為了適應企業的需求,不僅要保證傳統品種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要有新品種的融入。教師一直從事教學,對企業的生產環節及新品種的更新有所滯后,對于顧客的需求了解不夠透徹,所以,在教學上很難創新。只有了解顧客的需求,才能培養出服務于顧客的烹飪人才。
二、加強專業教師的技能及教學培訓
建議在調整教學內容之前,由學校出面聯絡企業安排教師(專業教師)輪流見習,或者去外地學習特色菜點。企業見習是專業教師提高技能的最好辦法,見習后教師要與同科室教師進行研討,制定新的教學方案,實施后加以逐步改進。
在教學方面建議學校多組織一些相關的教育理論講座,提升教師的教育水平,滿足教學需求。
三、烹飪專業教師應定期對企業菜點進行調研
烹飪教師的企業見習時間是有限的,見習的酒店也是有針對性的,也是和學校有密切合作關系的居多,但是有些特色的酒店我們沒必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見習,但是菜點還真的值得我們學習,經過大家的討論,一致認為定期到酒店做菜點調研(品菜)十分重要,經過調研(品菜)后,科室全體同仁共同研討,爭取將特色菜點學來,從而充實到教學當中。
四、要與烹飪大師建立合作關系
教師的實踐學習時間畢竟有限,與行業大師相比,實踐經驗還是略顯不足,為了能夠使學生觀看到高檔菜點的實物,畢業后能更好、更快地融入行業中去。學校有必要定期聘請烹飪大師來校表演、講授行業的流行菜點,不僅學生學習有所提升,教師的眼界也得到開闊。
五、學生的學習形式要調整
目前,學校還在實行傳統式的教學模式:2+1。這樣做的不足之處是導致部分學生入學后感到學習上的枯燥,實踐內容較少,理論內容較多,不但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導致學生退學的因素之一。經過我科室的討論,一致認為可以嘗試理論與實踐相互交叉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將實踐演示穿插到理論教學中去。
六、烹飪教學設備需要更新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很多烹飪的新產品除了新原料、新工藝的出現,更重要的是很多先進設備的誕生。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經過科室全體專業教師的討論,一致認為:教學設備應該與企業基本一致,這樣,學生也能更好地勝任工作。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商貿旅游技術學校)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