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人們從事學習和工作的內在動力和主要因素,興趣濃厚與否,直接決定學習和工作的效果。做一件事情缺乏興趣,就不會全心全意地投入,這件事情也就很難做好。同樣,中專化學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就至關重要。主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經驗出發,闡述在中專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
關鍵詞:中等專業學校;化學學習;興趣激發
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是當前學校和社會共同的要求,而學習效率的提高不僅包括教師的教,同時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學生學習的好壞取決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方面。而興趣作為非智力因素的一面對于學生學習的影響十分明顯,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前提。如何提高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呢?對于化學這樣一門乏味枯燥的基礎學科,要想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以往的課堂教學形式,大多數都是課堂上教師滿堂灌,教師獨占課堂45分鐘,教師和學生互動少,很少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堂上有的學生聽得進去,有的學生根本就沒有聽進去,或者是根本就沒弄懂,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沒有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最終使學生學習效率很低,教學效果也不是很好。
那么,要想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首先就要求學生在講新課之前,先讓學生自己看書,必要時寫一些預習筆記,可以充分做到課前預習,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疑問再來聽教師講課,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就可以積極思考,師生互動性強,這種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疑問、問題,有的放矢地重點講解學生不明白、不理解、不會的知識點,這樣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在課堂上也可以給學生一些時間,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發展自己的思維,促進學生主體性更好地發展,并不斷地發展學生的智力、潛能。
二、聯系實際生活,讓化學教學生活化
化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種與化學有關的現象隨處可見。學習化學知識最終的目的就是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尤其是中專學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對學生展開化學教學。
講解《金屬的冶煉和性質》一課時,我帶領學生到附近鋼廠、冶煉廠參觀工藝流程,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課外安排學生分組活動,如讓學生測量各種體液及常見液體的酸堿度——pH,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比較各種液體的pH:體液的pH與人體的健康有什么關系;洗發液的pH對頭發有什么影響;土壤的pH對作物的生長又有什么影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查閱了資料,進行了實踐,表現得興趣盎然。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了解化學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了解化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并從電子計算機、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間技術、海洋工程等領域,擷取富有知識性、趣味性的材料,開闊學生的科學視野,激發求知欲,增強學生應用化學知識了解自然、了解社會、促進社會發展的自覺性。
三、吸收先進教學思想,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具有信息量大、集聲音、動畫、圖像視頻為一體的特點。用課件教學,不但可以節約大量時間,提高課堂的效率,而且又可以使抽象的、復雜的問題形象化、簡單化,以便學生理解、記憶。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有了多媒體課件以后,使課堂演示實驗變得更加方便。如,一個濕潤的有色布條和一個干燥的有色布條,分別通入氯氣,觀察有何現象?用課件演示時,我們很容易觀察到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條顏色沒有變化。平時在做這個實驗時,試驗效果不太理想。因為選用有色布條時,不好掌握。你用的布條顏色太淺,實驗效果不明顯;如果布條顏色太深,濕潤的布條顏色又褪不去。運用課件以后,學生很容易觀察到正確的實驗現象。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中等專業學校化學教學中,只有不斷激發、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在化學教學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慧.如何激發和培養中職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3).
[2]張婷婷.創設化學教學情境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D].蘇州大學,20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相城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