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深入,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趨勢。在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比傳統教學手段更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它能起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綜合作用,誘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篇章結構;想象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決定了: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維。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把多媒體教學引入語文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趨勢和必然。
一、運用多媒體弄清文章篇章結構
要想使學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結構,理清其思路是關鍵。例如,在教學《火燒云》一課時,我先放一段圖片讓學生欣賞。圖片的前半部分體現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極多的特點,并捕捉變化快的特點。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放映錄像的同時配樂朗誦課文,讓學生在欣賞錄像、聆聽課文的同時思考幾個問題:火燒云的特點是什么?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去描寫的?按什么順序描寫的?欣賞完錄像之后,檢查提問,然后由老師分析、講解課文。借助圖像,讓學生在大腦中留下火燒云美好畫面,進而用較快的時間清理本文的“脈絡”之所在。
二、運用多媒體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電教媒體具有聲、光、像等多種功能,它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去積極地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1.創設情景,發展思維
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由直現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因而,在教學中運用投影或動畫創設課文情景,能幫助學生掌握感性知識,并發展抽象思維,例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教學的重點是動作、神態和語言描寫,那么,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表現出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精神。并可以通過放映電影表現他表情的變化,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2.合理利用,促進思維條理化
當前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為了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鍛煉,把有關火燒云的圖片放映出來。通過對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描寫,向學生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晚霞畫卷,展現了大自然的瑰麗景象,讓人觀后有一種心曠神怡、意猶未盡的感覺,寫作欲望被激發。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時選用多媒體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將間接經驗內化為直接經驗和表象,豐富了寫作素材,使“巧婦”常為“有米之炊”。
實踐證明,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它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更能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因此,我們要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運用多媒體不斷探索,不斷更新,讓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培仁學校)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