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使小學生從不會寫作文到會寫作文,然后愛上寫作文,最終逐步引導學生怎樣快樂寫作文。
關鍵詞:觀察生活;多構思;妙仿寫;分析學生
寫作文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是一件難事。這不是學生的錯,如何幫助學生渡過寫作文的難關,是語文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很多學生怕寫作文。一提到寫作有的說不懂如何下筆,有的說沒有內容可寫,總之就是越來越怕寫作文,更提不起寫作的興趣。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學生平時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觀察周圍事物,積累的素材少、不會構思、更不善于表達所致。作為一個長期工作在一線的教師,我認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沒有生活就沒有文章
生活中處處有美的閃光點,要善于觀察、發現和捕捉,才能充實頭腦,美化心靈。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我們每天無時無刻不在經歷事情,這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值得我們去體味、記載;生活中處處都有知識,處處留心皆學問,就看你是否做個有心人。只要我們平時多引導學生注意留心觀察身邊的一切,注意積累生活感受,碰到問題能勤于思考,就不會感到寫作文是一件困難的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此,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平時做個有心人,多觀察才能豐富自己的生活感受,讓他們從中體驗到生活的樂趣,這樣才能寫出好的作文。
二、提倡學生多構思,妙仿寫
有了觀察得來的材料,還不等于能寫出好文章,還必須通過巧妙的構思,精心地裁剪,才能寫出好文章。但是,這對小學生來說是實在不易的,不過,若根據小學生模仿性強的心理特征,借用寫人、寫事和寫物的典型文章,將抽象難懂的作文知識化難為易,還是有辦法把學生引上構思之“路”的。比如,在訓練寫景時,可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為范文,這篇文章結構總分總,先總寫小興安嶺,再分別敘述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結構分明,便于學生掌握。有了上述典型文章引路,待學生入門后,再適當地進行靈活布局的巧妙構思訓練。這一步訓練的指導思想是“先規矩而后巧妙”,具體步驟是寫提綱或打草稿。經過反復的訓練,使學生逐步把握構思的一般規律,從而完成作文的構思。
三、多分析學生,從實際出發
教師要根據兒童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征確定各年段不同的習作訓練形式。具體地說,教師可在低年級學生中以創造性的想象作文和童話體作文,來培養學生想象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中年級學生以觀察作文為主。教師可著重安排對動物、自然景物、建筑物以及人物的動作、對話、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訓練,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表象,幫助他們從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篩選”出典型的表象,借此培養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精確性。從高年級開始,要以學生的抽象思維為培養重點。其習作訓練應該從觀察作文轉向有明確表達需要的實用型作文。
四、教師評改作文與學生互改、自改相結合
我在作文評改方面采用教師評改、學生互評和自評的形式,從而激發了他們寫作文的興趣,培養了他們批改作文的能力,最終達到了提高作文水平。例如,本單元要求用兩、三件事來寫一寫你的小伙伴,我利用課前時間瀏覽了學生作文,找出作文的優缺點,課堂上進行審題分析,示范評講兩、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標準,然后讓學生批改,可互評,可自評,先找優點,再找缺點,重在鼓勵。長此以往,可讓學生學到許多寫作技巧。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對小學生寫作方面的一點看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堅信: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旦被激發,寫作文還是輕松愉快的,慢慢就能達到快樂寫作。
(作者單位 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經久鄉中心校)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