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足球運動是隊友間相互配合的一種集體運動項目,它要求運動員必須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足球理論知識、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足球運動也是小學生較為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它能夠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凝聚力,能夠增強他們不怕困難和頑強的意志,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所以小學階段的學生參加足球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鄧小平同志也曾經說過:“足球就要從娃娃抓起。”
關鍵詞:足球;無球跑位意識;小學生
足球訓練中的意識是指:“足球比賽中的各種技術、戰術手段在運動員頭腦中的反映,是運動員在進行技術、戰術活動時自覺的心理活動。”這被稱為足球運動員最寶貴的精髓。在小學的足球運動教學和比賽過程中,無球的隊員經常會出現看球不看人、跟球跑的“扎堆”現象以及不合理的跑位與接應。這說明無球隊員的足球意識差,技戰術運用的實效性差。要想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加強對無球隊員的足球意識培養,其中無球跑位意識的培養尤其重要。如何培養小學生足球運動中的無球跑位意識,本文從現實實踐出發進行理論,論述了以下幾點看法。
一、對參加足球運動的小學生進行觀察力的訓練,來提高無球隊員的跑位意識
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中對事物有一個新的認識能力。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差,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或是教練員積極鼓勵小學生運動員認真觀察,尋找事物的本質。例如,定期組織隊員觀看比賽視頻或是進行小組比賽,教師及時給予點評、總結。在比賽中,必要時可以適當地叫停,對在場上沒有很好觀察的隊員進行糾正和指導。久而久之,無球隊員就能發現和總結足球運動的本質規律,從而使無球隊員能恰當地掌握跑位時機,進一步使其搶位意識有所提高。
二、加強小學生無球隊員的技術訓練
在比賽中,無球跑位技術能為球隊贏得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為比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無球隊員的成功跑位要求隊員必須具有良好的足球技術,在進行無球跑位練習時,首先,要求小學生足球運動員在思想上能夠充分重視無球技術在足球比賽和戰術組織中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恰當跑位時機的重要性。其次,要熟練掌握各種個人無球跑動技術及起動、急停、變向、折返跑等技術。從簡單無球跑位練習到復雜的無球跑位練習,從非對抗性的無球跑位技術練習逐步過渡到半對抗和完全對抗性的無球跑位技術。教學訓練中教練員可以根據中場的實際情況,對隊員尤其是前衛隊員提出“互相迎合,跑位及時,跑到位”的要求,讓隊員在大量的無球跑位的練習中對個人無球跑位進行深刻了解,并在多次至千百次的成功與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逐步加深對個人無球跑位的認識和理解。從中要求隊員體會無球跑位的現實意義和跑動的時機。然后結合球從消極到積極對抗條件下的進攻跑動練習,逐步提高練習難度和強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其主要的目的是進一步加深無球隊員和有球隊員在比賽中的相互了解和協調默契。
三、培養無球隊員的戰術意識和增強其自信心
培養小學足球運動員的意識物質基礎是培養戰術意識,由于運動員處在小學階段,他們的心智尚未成熟,是戰術意識的萌芽時期,他們不能夠完全理解技戰術的目的性。例如,在進攻過程中,進攻無球隊員因為目的不明確,不清楚該如何進行選位,接應能力就顯得很差,以致足球不能很好地轉移,從而導致整體隊員在場上戰術不能得到有效發揮,耽誤最佳進球時機。所以在訓練中,教練員應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技戰術練習,并不斷地給予啟發、鼓勵,灌輸技戰術的目的性,并引導無球隊員在遇到困難時能主動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其戰術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揮,并多鼓勵他們運用戰術時能夠不斷地創新,培養他們吃苦耐勞和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四、在比賽訓練中應經常向隊員強調注意事項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活潑好動,個人主觀意識比較強,很難能理解隊員的需求和意圖,與隊員的協調合作能力差,以至于有些隊員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如果不及時給予引導和糾正,整個球隊的運動水平勢必受到影響。在平時的足球比賽訓練中,對于一些規律性的要求,教練員要嚴格經常地、反復地、嚴格地給予提示強調。如,傳完球就跑,應該怎么跑?是接應還是穿插;要主動接球,注意抬頭觀察,不管是在有球還是無球,都要隨時看清楚周圍的情況,以便采用相應的行動;無球隊員在比賽中不要一味地求快,而忽略同伴的能力,要控制比賽的節奏,注重跑位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總之,要培養小學生足球運動中無球跑位意識,教練員不但要使隊員在思想上得到充分的重視,也要在平時訓練中加強練習的密度與強度,使隊員在運動場上能夠靈活多變,進一步增強無球隊員的足球跑位意識。
參考文獻:
[1]段燕麗.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無球跑位意識的培養[J].少年體育訓練,2007(05).
[2]趙新濤.小學生足球意識的培養方法與探析[J].體育時空:上半月,2012(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實驗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