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周杰倫在臺北小巨蛋的“摩天倫”演唱會引發世人關注。新浪微博發布的高清演唱會畫面僅在24小時內就達到3萬轉發量,而視頻點擊量超過50萬之多,優酷網也達到60萬之多。不僅是國內媒體,路透社、美聯社、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眾多媒體都在第一時間對演唱會進行了報道。
并不是周杰倫又有了什么驚人之舉,而是他演唱會上的特殊嘉賓——已故18年“亞洲歌唱女王”、華語流行樂一個時代的符號鄧麗君。
在演唱會的最后階段,周杰倫唱起了鄧麗君的老歌《你怎么說》,并打出字幕說明,如果自己能穿越到30年前與鄧麗君合唱將是一件多么榮幸的事。就在這時,舞臺布景“紅塵客棧”的雕花門庭前,緩緩走出一身著白色旗袍的女子。她一顰一笑優雅如初,歌聲婉轉動作輕曼,正是當年的鄧麗君。接著,她與周杰倫合唱了《紅塵客棧》《千里之外》,并在“送你離開......”的歌聲中,化作璀璨星辰、消逝不見。
不是替身而是虛擬人物
鄧麗君的驚鴻一瞥,讓所有觀看視頻的網友、特別是現場的11000名觀眾吃驚不已。一位觀眾接受媒體采訪時,仍帶著驚訝的神情:“我不斷問旁邊的工作人員,你們是從哪里找到這么像的模仿者,后來才知道是通過電腦技術制作的虛擬影像,真的不敢相信能做到這么真實的程度!”
沒錯,這個鄧麗君是虛擬的,就如同今年年初在廣告上復活的奧黛麗·赫本一樣,用電腦CG技術打造。但區別是,赫本畢竟是在影片中出現,鄧麗君卻是出現在活生生的演唱會上,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造虛擬鄧麗君的制作團隊,正是為《泰坦尼克號》《鋼鐵俠3》等超過100部的好萊塢大片創造過令人瞠目結舌視覺特效的加州數字王國。這次特效大師們通過電腦生成如照片般真實的影像,將鄧麗君重現并讓其表演全新的內容。這一項技術被稱為虛擬影像重建。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學院教師崔蘊鵬介紹,虛擬影像重建技術,主要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如何打造,一部分是如何呈現。在鄧麗君形象的打造上,主要還是應用CG技術。CG技術簡單而言,就是利用計算機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具體到虛擬的鄧麗君,她完全是由電腦創造出來的。而如何創造,就要根據鄧麗君以往的照片、視頻,一筆一筆勾勒出形象,再去模擬她的神態和動作。
收集完資料的下一步,便是根據鄧麗君生前照片軟件做三維人物模型。“但是模型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何讓模型活起來,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讓一個酷似鄧麗君的歌手戴上動作捕捉的裝備,從肢體語言、面部表情、行動等做數據收集,把這些數據添加進模型。”崔蘊鵬說道。
做完人物模型后,就要開展后期渲染。比如對頭發、服裝首飾物料、顏色、亮度等每個細節做渲染,盡量貼近現實人物。整個過程制作好以后,再去演唱會現場做舞美、音響、燈光的反復調試。
形象造好之后,就看如何呈現了。比起電影,演唱會的呈現要相對難一點,效果也會差一點。據崔蘊鵬分析,從現場看來,鄧麗君人物整體比較灰暗,應該是將影像投放在了某種膜上,屬于膜式投影。
聲音也許來自模仿者
除去形象外,這次鄧麗君的聲音來源更被世人好奇。因為,以往歌手與張國榮、梅艷芳的隔空對唱,都是唱他們曾經唱過的歌,只要把他們當初的歌曲剪輯一下就能形成很好的效果。但這次鄧麗君可是唱了兩首周杰倫的歌,這兩首歌誕生的時候,鄧麗君早已逝世。她的聲音是如何出現的,難道也是電腦打造?
對此,制作方一直對外守口如瓶,把聲音來源表述為商業機密。難道真是有先進的技術或是故弄玄虛?崔蘊鵬認為,聲音的來源應該是模仿者,“現在市面上模仿鄧麗君的人那么多,找出一個以假亂真的,后期再調一下,做到如此效果不成問題。”
但是用電腦去模擬歌聲,并不是很難的技術。日本的虛擬偶像、演唱《甩蔥歌》的初音未來,聲音就是從電腦合成而來的。初音未來的歌聲,是來自雅馬哈公司的軟件VOCALOID 2語音合唱引擎。它能夠將人類的聲音錄音并合成為酷似真正的歌聲。使用時只需輸入音調、歌詞即可發出聲音,亦可以調整震音、音速等的“感情參數”,最多能夠16人合唱。鄧麗君歌聲會不會也效仿此法呢?
在崔蘊鵬看來,這種可能性并不大。首先,日語的語音語調相對簡單,比較好模擬。而且,在日本人聽來,初音并沒有那么類似真人的聲音。就跟中國人去聽漢語的Siri、導航里的“前方路口左轉”類似,比較生硬。這些聲音都是電腦模擬人來發出的,這種標準是達不到鄧麗君演唱水平的。
“而且歌唱跟說話還不一樣,鄧麗君的每一氣口、真假音的轉換都有自己的特色,沒有特定的規律。電腦學不出來,只能人來學。”虛擬技術帶來全新娛樂模式
虛擬鄧麗君的火熱不僅讓很多華人“重溫舊夢”,更讓虛擬技術找到了全新的娛樂模式。在2012年美國加州科切拉音樂節上,虛擬技術就成功“重現”了美國已故說唱藝人夏庫爾。2014年,數字王國還將打造虛擬鄧麗君的個人演唱會。
該項目參與人關雅荻在知乎上表示雖然虛擬鄧麗君還不夠完善,但他個人最關心的是這項技術帶來的全新娛樂體驗方式和商業模式,“它很可能是革命性和顛覆性的。”
該項目的動畫總監和后期視覺特效的制作總監普里格則認為通過這種頂尖的特效技術,讓鄧麗君重返她的家鄉,實現兩代樂壇標志性人物的跨世演繹,這個事情本身就極具意義。
那些“復活”的名人:
1英國一家廣告公司用CG電腦動畫技術重新將奧黛麗·赫本搬上熒幕,為Galaxy巧克力作形象代言。
2迪奧香水的一則廣告中將瑪麗蓮·夢露復活,使之與奧斯卡影后查理茲·塞隆碰面。
3李小龍逝世 40年,尊尼獲加(Johnnie Walker)利用 CG 電腦動畫技術令李小龍復活并代言拍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