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親是一位精神分裂癥患者。我的父親在我7歲的時候第一次發病,在后來20年的時光中,多次復發住院治療,從小到大,我無數次出入精神病院,見過許許多多父親的病友,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康復后的精神病人和正常人的精神狀態沒有任何區別,大家從電視或者報紙上看到那些瘋癲甚至暴力躁狂的病人,是極少的,大多數精神分裂者都不是那樣——他們心靈脆弱,渴望尊重與接納,有些即使康復了,也要終身承受外界的歧視,巨大的心理壓力,也許就是下一次復發的誘因……
這幾年來,讓我頭疼的不是父親的住院費,而是如何送他去醫院。精神疾病醫院并不像大家以往的印象中,打個電話,就會有穿白大褂的醫生開著救護車拿著擔架抬走病人,基本上所有的精神病醫院,如果病人沒有暴力傾向、沒有傷人傷物,是不管接送的,可是大多數如我父親這樣的病人,他們很溫和,不會傷害別人,但意識已經有些糊涂的他們,都會認為自己很正常,沒有病,絕不會同意去醫院——前幾年因為經常有人進京上訪或被人惡意報復被送到精神病醫院,國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不但出臺規定,不準精神病醫院接送病人入院,還頒布條款,即使是直系親屬送病人入院,也要得到病人本人的同意,醫院才可接收治療——如果精神病人承認自己有病、愿意主動入院治療,那還叫精神病人嗎?
寫出這篇文字需要勇氣,只是希望能給與我相同經歷的人鼓勵,也給我自己鼓勵,因為國家醫療政策的不健全,很多和我以及我父親相同經歷的人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痛苦——這些壓力與痛苦,大部分不是來自于疾病本身,而是來自周圍的不理解與不尊重。
本文摘自:陳小圓兒的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