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走進了信息化時代,在高校中配備了越來越多的電腦教室,實現了多媒體教學。但是多媒體的使用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現象,如何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獲得好的教學效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優勢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082-01
21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這種發展大大促進了教學技術的變革與進步,使現代教育走進了信息化時代。但是多媒體的使用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現象,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脫離教學內容,自由上網、聊天、玩游戲;師生的電腦不同步,運行速度緩慢或無法交流;一些教學內容單調,甚至用不著PPT軟件的課也搬到電腦室上等。如何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獲得好的教學效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 應有選擇性地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上課之前,老師要分析一下這門課程是否需要進行多媒體教學;使用多媒體教學是不是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哪些內容需要進行多媒體教學;哪些內容通過傳統教學方法或通過其他教學方法進行效果會更好;這些需要老師從一開始就認真進行思考。如有些理論性比較強的內容,如公式的推導、計算,這些內容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沒有任何優勢,相反,通過板書,通過與學生一起進行推導、計算,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與理解。
二 要使多媒體教學真正有效果,功夫在課前
在準備多媒體教學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信息,如果有效利用這一點,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快速加深和拓寬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在備課時,要準備豐富的內容,包括教師自己從互聯網上搜索到的內容和信息。如在講解電子商務中商務網站這一部分時,迅速地把大量不同網站的信息從網上下載到學生電腦的屏幕上展示,并加以解說,分析其特點,引導學生保存或下載,這樣學生會產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加深對網站制作知識的理解。
第二,準備課件時要簡單易懂,要能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問題具體化。如在講半導體基礎知識時,通過使用多媒體,把電子、空穴的運動具體畫出來,能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果準備的課件過分繁瑣、花哨,則會適得其反。過分復雜的課件會讓學生抓不住重點,覺得課程難學,進而產生排斥感,失去了多媒體教學的意義。
第三,要理論聯系實際,在講解完相應的理論后,要及時讓學生動手。如在教學計算機語言(如C語言)時,每講完一個知識點后可以通過讓學生編寫一些簡單的程序來鞏固學習。再將學生寫的各個部分串聯起來,實現整個程序的功能。讓學生感覺到復雜的項目內容自己也可以實現,增加其信心。有了充分的積累和長期的實踐,才可以學好知識,也才可以勝任各種工作。
第四,在實際操作時,要多方準備。因為每臺電腦不一樣,學生操作水平不一樣,在實際操作時學生經常會嘗試進行老師沒有講到的操作或有誤操作,這時就會出現想象不到的問題。如何及時回答、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在上課之前做好充足準備。提高自己的實際指導能力和排難解疑的能力。
三 上課前要了解多媒體教室的情況,了解電腦配置的硬件和安裝的軟件,發現問題提前處理
老師經常發現電腦中沒有所需的軟件,或有的學生的電腦有毛病,如鍵盤不能使用、突然死機等。遇到這些特殊情況,教師則需要停止教學,進行處理,造成時間的流逝,不能及時完成教學任務,降低多媒體教學的效率。所以必須在課前多了解情況,避免問題的發生,需要使用多媒體教室的各位教師,以及多媒體教室管理人員的多方面配合。第一,教師使用設備方面:教師們盡量提前10分鐘到達,對設備進行檢查。第二,學生使用設備方面:在課程開始之前,多媒體教室管理人員應對學生使用電腦提供是否完好的記載。發現問題,及時排難。第三,設備的管理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設備很多問題已存在許久,這就需要各位教師的共同管理,及早發現問題,除了在設備使用記錄上登記,還應及時通知多媒體教室管理人員。對于設備的性能和學生使用中常見的問題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能迅速定位,解決和規避問題,避免浪費時間。
四 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
進行多媒體教學,不需要板書,學生也不用記筆記,教學進度很快,可能有的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就已經開始了下一個內容,或學生上課時理解、明白了,下課后就忘了。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在實際操作的學習中,不同的學生計算機基礎不一樣,電腦狀態也不完全相同,有可能出現誤操作,或不會操作的現象。老師要多注意到學生的各種情況,并給予指導。教師在每單元教學結束后,應注意總結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對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尋找改進的措施,并及時運用到以后的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楊艷、史曉楠.淺議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優點與弊端[J].科技信息,2008(31)
[2]英鋒、馮玉芬.高校本科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應用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8(4)
[3]盧曉杰.關于高校多媒體教室的建設與管理[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