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中要想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巧妙利用,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體態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形象、生動,易幫助學生理解,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體態語言 課堂效率 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096-01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可以不用語言,而借助于表情、手勢之類的動作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就是人類的無聲語言——體態語言的妙用。體態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形象生動,易幫助學生理解,能活躍課堂氣氛,能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質量。
一 用體態語言幫助學生理解老師的含義
很多教師都感到:小學英語第一課不好上,因為學生沒有英語基礎,難以用英語交際。如果教師通過手勢、表情、動作等體態語言來教學就容易多了。教學“Good morning,Class”時,教師微笑著走進教室,一邊說英語,一邊向學生招手。說“Stand up,please”時,教師可將雙手展開平伸,手心朝上并向上擺動,示意學生起立。待學生起立后,接著說“Good”,并將雙手手心朝下,向下擺動,說“Sit down,please”示意學生坐下。重復地做幾遍,讓學生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然后,教師用手指自己,親切地向學生作自我介紹:“My name is…I’m your teacher.”……當說到Nice to meet you的時候,與學生握手學生就可以理解老師的意思了。
二 用體態語言來創設相關的情境
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這種交流不僅是知識信息的傳遞,更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在牛津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9 What’s the matter? 中,教學單詞hungry,tired,ill,hot,cold時,教師可以做不同的表情來讓學生理解每個單詞的不同含義,之后教師再問:What’s the matter? 其中一名學生做動作和表情,其他的學生來猜:He’s/She’s hungry/tired/hot/ill. 就這樣,教師利用體態語言,一個手勢、一個表情便把枯燥的英語學習變成了一幕幕鮮活的生活情境。以致后來學生經常會調皮地模仿我那天夸張的問話和表情。這給了我莫大的啟示:教師的體態語言可以賦予句型教學活的靈魂。教師用豐富而恰當的體態語言給學生創造了真實的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了語言,這對他們使用語言交流有很大的好處。
三 用體態語言進行句型和語法教學
句型操練與情境創造不能分開,否則會與教學目的背道而馳。任何語言的語法運用也存于一定的具體的情境中。體態語言對句型和語法情境的創造起著一定的作用。如牛津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Time中,要求學生能詢問時間,那么老師在課前可以先準備一個鐘表,將時間撥好,指著鐘表對學生進行提問:What’s the time now? 反復幾遍,學生就會理解老師的意思。另外,在同冊書的第10單元Do you play…?中,當老師教授play the piano,play the violin,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等時,可以通過做不同的動作來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從而加深對句型和語法的記憶。
四 用體態語言來調控課堂
小學生總是比較難以掌控的,常常是上課幾分鐘就開始講話、丟東西、告狀……弄得我狼狽不堪,課堂教學難以繼續。其實,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讓學生圍著你轉,而非你命令、約束他做什么。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約束和要求過不了幾分鐘就會被他們忘到九霄云外了。后來我利用體態語言和學生形成默契,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很夸張地表現出來讓他們知道老師什么時候不高興,什么時候高興。我們的小學課堂常常要求學生能夠表演出所學的對話,但是學生常常情緒過分高漲而無法平靜下來。于是我和學生約定,我的三次擊掌就表示活動停止,就請回到座位。當我流露出非常高興的樣子,就給每個組加一面紅旗。這一招果然效果好,一段時間后,學生和我已很默契了,他們也習慣了這樣的方式。運用無聲的語言既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形成較為默契、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也可讓教師輕松地駕馭課堂。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非語言交流手段不可忽視,體態語言可以使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充分地表現自己,激活學生學習情緒,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進師生感情,形成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也可促進教師教育價值觀念的轉變,而不再是“Teacher talks all the time and students listen”的狀態。課堂不應僅僅只是學會多少個單詞、多少個句子,而是通過仿真語言環境,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運用,做一個語言的駕馭者,而非語言知識的口袋。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運用好非語言的交流手段——體態語言,使英語課堂達到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默契。
參考文獻
[1]晉繼勇.淺談非語言交際的中美文化差異與外語教學[D].廣西師范大學,2010
[2]周鵬生.教師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量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
[3]徐冬梅.體態語與中學英語教學[D].東北師范大學,2010
[4]吳鳳彬.淺析體態語言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