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因病在家休息一年,為了更好地恢復身體,每天去體育場鍛煉。一開始,我看到體育場內有練劍的、打拳的、跳舞的、唱歌的、扭秧歌的……真可謂熱鬧非凡,但這么多的運動項目我卻一樣也不會。看著別人把一個個花樣繁多的運動項目做得那么好,我卻只能望洋興嘆,一個人每天只能走走路、跑幾圈,覺得單調乏味極了,甚至到體育場去的心情也沒有了。
直到有一天早晨,我看見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正在一個人進行著一招一式的鍛煉,他的動作舒展而優美,完全不像七十多的老人所能做到的,我便主動過去與老人搭訕。通過聊天,我才得知老人是戲校退休不久的舞蹈教練,老人練習的是舞蹈的基礎動作。而跳舞對我來說非常陌生,盡管我喜歡音樂,喜歡看別人翩翩的舞姿,但我從未嘗試跳舞。看到老人鍛煉的方式那么優美,我也有了躍躍欲試的想法,便央求老人教我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老人爽快地答應了。
從那以后,我便跟隨這位安老師天天學習,由此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安老師教的都是毫無舞蹈基礎的家庭婦女,剛開始大家的動作都十分僵硬,一個動作要教好幾遍,但大家的興趣都很濃厚,大家一起交流,自覺查找自身動作的不足之處,尋找別人的優點和不足。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能“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些學習困難的姐妹在談到自己的學舞體會時說,她們經常在家利用做家務的間隙練習基礎動作,甚至在買菜的路上都會練習一招一式。
為什么大家學得如此賣力?關鍵在于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跳舞過程中,很多人對跳舞興趣很濃厚。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習的熱情,成為學習的動力。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第一要務來抓,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教師就不用那么費力地檢查學生的學習任務是否完成,不用布置過多的作業,增加學生負擔了,學生會進行自我檢查、自我校正,學習成績也就自然得以提升。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大家的進步有快有慢。經過詢問,我發現進步快的學員學習態度很端正。老師講動作的時候她們都很認真地聽,而且不斷地琢磨練習,她們往往善于觀察老師的每一個動作,細心地模仿老師的手勢、眼神等各個方面。正是她們細心的觀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才使她們的舞姿一天天變得自如而優美。而進步慢的學員往往時間觀念不強,缺乏紀律約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久而久之差距就拉大了。
態度端正,天天堅持的學員現在不僅能跟著安老師自如地跳,而且她們也能從電腦上學到更多的舞蹈動作。相反,態度不端正,每天不能堅持的學員到現在一套完整的舞蹈動作都跳不完。
我從學跳舞的過程中悟出這樣一個道理:水滴石穿是長期堅持的結果,繩鋸木斷是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實現的。舞要跳好,貴在堅持,教育學生要達到好的學習效果也要堅持。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去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比如,堅持每天有目的性的讀幾頁書,每天記錄學生易出錯的題目;堅持每天上完課后進行反思;堅持每天認真練習幾個字;堅持每天糾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所有的堅持也許在短時間內沒有效果,但只要能長期堅持,養成了習慣,日積月累,其效果將會非常明顯。
總結我學習舞蹈的體會,由此也得出了一定的教學體驗:濃厚的興趣、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習慣應成為學習的基本要素。在平常的教學中,老師如果能把這三點作為重中之重,教學效果就會更好。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