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文是中學語文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在新課標的改革下怎樣進行中學現代文閱讀教學是每位語文教師都要面臨的重要課題?,F代文閱讀除了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外,更要做到對文章深刻認知與感悟。本文在分析現代文閱讀教學時碰到的一些問題,提出幾點思考意見,希望能對加強現代文閱讀教學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中學 現代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114-01
目前的語文教材中的現代文都是比較經典且有代表性的文章,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中學現代文閱讀也開始從傳統的固定教學模式向符合現代化的方向轉變。從歷年的高考試卷中可以看出,現代文閱讀的得分幾乎比其他類型題目得分低,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現代文閱讀教學出發,對促進現代文閱讀教學提出一些策略。
一 現代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中學現代文閱讀教學,在具體的課堂上就是對課文進行分析,同時在對課文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課外文章進行分析和閱讀,并能理解作者的寫作情感和目的、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當前中學現代閱讀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目標不明確
學生在進行現代文閱讀時不能根據自身需要有選擇性地進行閱讀,有些文章只需要學生了解大意即可,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找出線索,抓住關鍵點,情感要隨著線索的變化而變化,作為教師就應對某條線索進行重點分析。
2.教師隊伍年輕化
隨著現代教師編制考試盛行,中學語文教師也越來越年輕化,他們往往缺乏經驗,在教學中經常采用“填鴉式”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灌輸教育,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動性和創新精神,久而久之,學生對現代文閱讀的興趣逐漸降低。
3.缺乏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分析、認知、質疑和評價等,這些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都容易受到偏誤、疏漏和忽視,主要有兩種:(1)在課堂教學中,以聽代讀、以講代讀,以教師為中心。雖然注重了群體閱讀,但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沒有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2)閱讀教師的目標短期化、不明確,前后文章不能很好地銜接,有的教師甚至把閱讀教學的能力簡單地等同于以記憶為主的識記要求,把現代文閱讀教學等同于基礎知識的教學。
二 現代文閱讀教學對策
1.快速搜索目標
《五柳先生傳》曰:“好讀書,不求甚解。”就是說經過快速閱讀,概況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大意。這種閱讀方法就是根據學習目標,快速找出問題的指向,具有快速性和針對性。如《荷塘月色》這篇散文,在閱讀時如果教師只是對著書本念,學生聽到的只是枯燥的字、詞、句,就不能真正地體會作者內心真實世界,不能真切地感受到荷塘月色的自然美和風景美。文章重點是要跟隨荷塘夜色的順序去感受作者的感情轉移,在了解重點后,再按照已有的思路去跟隨作者的順序和足跡,從而體味其中的情感主線。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可以快速地找到“荷塘前”——“荷塘中”——“荷塘后”這種空間順序,按照這種空間順序分析不同景色的變化,理解作者的情緒和心理活動。
2.抓住閱讀“面”
現行的語文教材有多種版本,但不管是哪種版本都是按照傳統的文章選取模本,都選用了許多精美的文章。這些文章國籍不同、時代不同、體裁不同,這就要求教師能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議論文時要根據歷史背景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心、論證方法、論證材料,分析論證語言,從而理清論證思路;教記敘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線索,掌握要素,分析人物和事件、結構;教小說時要求引導學生能夠根據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進行分析,把握主題。
3.激發閱讀興趣
引導學生寫讀后感和閱讀筆記,并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學生可以把平時在現代文閱讀中碰到的好詞佳句或者現代文閱讀的一些技巧方法等記在一個本子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教學結束時教師進行總結,鼓勵學生積極地投入到閱讀中來。引導學生能在自己對文中的思想有分歧時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再釆用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閱讀心得交流,或者舉辦一次競賽活動,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形成愛閱讀的氛圍。
三 結束語
新課程標準的逐步推廣,對中學語文教師也提出了新要求,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再按以前那種封閉、固定的教育模式,教育要與社會、生活相貼近。作為中學語文教師,要根據時代的需要不斷地解決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碰到的各種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斷調整反思,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現代文閱讀能力的要求,全面促進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李宏斌.信息化時代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發展趨勢探討[J].語數外學習,2013(5)
[2]陳錫能.現代文閱讀教學思考及有效策略探討[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8(S1)
[3]嚴華銀.改革現代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思考[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2(3)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