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偉大文學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蹦敲醋鳛橐幻乩斫處煟瑧獜哪男┓矫嫣岣邔W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學習地理的熱情呢?通過總結十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有如下體會:
一 用真摯的情感,架起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
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納曾說:“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是成功的教育,沒有情感的課堂不是成功的課堂?!彼栽谡n堂教學中,教師應以自然親切的教態(tài),平易近人的口吻,和藹可親的笑容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哪怕是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句關愛的話語,一次真誠的喝彩都如同春風化雨般滋潤學生的心田,觸動他們心靈深處的求知渴望,進而取得潤物無聲的效果。這樣的課堂就會產(chǎn)生一種無形的吸引力,調動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熱愛、追求、探索的興趣,實現(xiàn)“親其師、重其教、信其道”的目標。
二 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搭建一個求知的平臺
課堂是地理學習的主陣地,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學生主動表現(xiàn)自我、主動學習、主動創(chuàng)新的平臺。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绷己脺剀暗恼n堂氛圍可以使學生的身心愉悅,讓他們在平等、民主、自由、和諧、樂學、好學的環(huán)境中樹立信心,釋放個性,有效調動他們求知的熱情和積極性。
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現(xiàn)在的學生大都活潑好動、奇思妙想,他們對未知的地理世界充滿好奇,他們渴望探求未知的奧秘,所以只有把課堂變成師生平等交往、友好互動、和諧自由的場所,給學生以自主支配的空間,讓他們處于自主激活的狀態(tài),保持高亢的情緒,他們才會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心里的求索種子才會生根、發(fā)芽,并努力成長。對地理學科的學習才會變被動為主動,變“苦學”為“樂學”。
三 利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增強感知能力
地理是一門闡述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成因、分布及規(guī)律的學科,它里面有很多重要的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過程,如大氣環(huán)流的形成、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地殼物質循環(huán)過程等,它們抽象,摸不到,看不見,甚至難以想象。所以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直觀的教學手段使課堂極具感染力,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具體生動、深入淺出,才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教學的直觀手段很多,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投影、幻燈、掛圖、音頻、視頻資料等,這些手段直觀性很強,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如身臨其境。再如,制作一些簡單實用的教學用具,模擬演示一些運動現(xiàn)象和規(guī)律,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印象就會深刻。同時,還可以領學生走進自然,實地考察,理論與實踐結合,讓學生在形形色色的地理環(huán)境中感悟、探知、思考。另外,也可以給學生講一些生動具體的地理故事,寓教學枯燥于生活趣味中,喚起他們的求知欲,提升學習品質。
這些手段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這樣的課堂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需求,可以幫助學生開動腦筋,建立思維空間站,形成更持久的記憶,增強感知地理廣度和深度的能力。
四 賞析詩文教學,增強課堂生動性和美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笨梢?,課堂教學的效果好壞與教師語言修養(yǎng)的高低息息相關。地理科學是自然科學的載體,其內容具有科學性、抽象性等特點,如果不用優(yōu)美的語言表述,不僅不能活躍課堂氣氛,還會加大學生理解問題的難度,而巧妙引用詩文,就會起到妙趣橫生的效果。
如理解地球自轉運動可引用毛澤東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講環(huán)境保護可借用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完美地展現(xiàn)地形對自然植被的影響;學習南北區(qū)域差異時,把“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與“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進行對比,增強學生對降水和氣溫共同作用下區(qū)域差異的認識。
恰當引用詩文佳句往往最能抓住學生的聽覺神經(jīng),創(chuàng)設聽課最佳境界,讓學生深刻體會科學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感受生活產(chǎn)生文化,文化折射科學的無窮魅力。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睏钫駥幉┦恳舱f:“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可見興趣教學的重要意義。不能帶給學生興趣的課堂如同一潭死水,了無生機。只有老師不斷尋求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才能用自己的一顆顆“石子”激起課堂的圈圈“漣漪”,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癡”“迷”勁兒,與他們一起感受學習的快樂,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