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復習課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形式、操作方法都與新授課有著鮮明的不同。本文就初中數學復習教學有效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能為初三學生的數學復習提供參考。
【關鍵詞】復習教學 初中數學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131-02
對于初中數學老師來說,提高復習課的效率是一項重要課題。上好復習課能使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匯總方法、提高能力。初三學生在面臨畢業與升學的情況下,上好復習課是復習備考的關鍵。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融合新課程標準,切實結合中考的現狀和未來趨勢,系統地涵蓋所學知識點,并突出重點,詳解難點。本文就初中數學復習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以期能為初中數學總復習提供參考。
一 清理知識,透視考點,落實雙基
初中數學總復習中應根據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的要求,對教材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重點是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系統構建,對數學技能的掌握和鞏固。在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中,形成數學思想,掌握數學方法,培養數學能力。
1.梳理數學知識,構建知識網絡
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才能處理數學問題。但僅憑羅列零散的數學知識是無法真正自如地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的,因為數學知識本身是相互牽連的,而且教材中所安排的知識結構是分段進行的,以螺旋式展開,所以,在復習的時候就需要對數學知識進行梳理,將具有本質聯系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并進行總結歸納,建立數學知識網絡。如復習代數相關知識時,可將數與式、方程(組)、不等式(組)、統計初步、函數及圖像這些知識進行重新構建,以形成知識網絡。
2.強調基本數學方法與基本解題技能
訓練解題技能與歸納知識同等重要,所以在實際復習中,需檢查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重視規范解題,講究通性、通法的解題,不必過分強調特殊的解題技巧,可以課本中的典型例題為切入點,引申至此類的解題技能中。如復習全等三角形知識時,可加工課本中的三角形,將其“變身”為:已知三角形ABC與三角形DCB,其中AC=BD,若令兩三角形全等,則還需一個條件,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如邊相等DC=AB、DO=AO、CO=BO,角相等∠DBC=∠ACB。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發散學生的解題思維,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與技能。
二 精選例題,方法指導,訓練思維
1.回歸課本,發散思維
數學的中考題目很多是源于對課本例題的再加工,所以在復習時應高度重視課本知識,回歸于課本,牢固掌握課本
中的基礎知識點,并對課本中的典型例題進行分析研究,讓學生從中領悟到類似題目的解題方法與技能,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以課本內容為復習重點,擺脫“題海”,不僅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梳理數學知識,而且能提高學生解題的效率,發散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課本中解關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時,所采取的解題方法是配方法,即通過在方程兩側同時除以一個二次項系數,然后再加上一次項系數1/2的平方,常數項放到右側,此時等式是一個完全平方的方程,就可以通過開平方的方法求得根。在復習該知識點時,教師可對此解題方法進行優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題。如方法一:將常數項右移后兩側均乘以a,演變成a2x2+abx=-ac,再讓學生進行配方解題。方法二:常數項右移后方程兩側同時乘以4a,方程變為4a2x2+4abx=-4ac,然后引導學生配方解題。與課本的解題方法相對比,觀察可以發現這兩種方法更為簡易,學生從中可以明白平方式中b2-4ac項的實質與由來,學生能發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將課本的知識點融會貫通,還能促進學生自主復習,在積累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拓展解題的思路、方法與技能,做到“厚積薄發”。
2.掌握規律,積極引導
解數學題是有規律的,若是能讓學生掌握數學解題的相關規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復習中,除了根據考試大綱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復習,還應給學生講解數學考題的不同題型,最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不同數學題型的解題方法與技能,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掌握一般的解題思路與規律。也就是說,教師應將復習的側重點放在引導學生了解數學規律、掌握解題方法上。如在三角形相似或全等的證明題中,可引導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解題,可添加輔助線,如作垂線或平行線;還可通過證明體積的轉移法來達到目的。
三 整體構建,綜合訓練,培養能力
中考考的并不單是學生的知識水平,還有學生的心理素質,所以在復習中應加強對學生的綜合訓練,即適應性訓練。該訓練可以檢驗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與解題水平,還可以讓學生積累考試經驗,增強心理適應的能力,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解題技能。
1.訓練題要有針對性
在復習過程中,訓練題必不可少。但在設計訓練題時,教師需綜合考慮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并結合考試大綱,把握重難點,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訓練題型。同時,還應注意訓練的時間安排,選擇合理的訓練方式,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心理的訓練。各地每年的中考試題就是很好的訓練題,教師可定期對學生進行模擬考試,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2.講練要有靈活性
在進行綜合訓練時,應以學生的練為主,教師的講為輔,使練講相輔相成,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進行復習時,應避免將重點放在考試訓練與講題上,在評價試題時,切不可照本宣科,應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解題能力,針對薄弱的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并認真思考訓練的方法是否得當,所采取的復習策略是否有效,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以確保訓練的有效性。此外,講題應側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自主分析問題,以明確試題的考點,并能解決問題,找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四 改進教法,激勵進取,提高實效
1.層次教學,提高整體學生的數學水平
中考一方面是檢驗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習是否達到合格標準,更重要的是為高中挑選人才。所以進行復習時,教師的目標就應放在學生取得好成績與提高學生數學素養這兩個內容上。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有教無類”,故在復習教學中,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重視不同數學水平學生的復習,尤其是要對中低水平的學生加強訓練與輔導,多關心、幫助他們,不能放棄他們,應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共同加入到緊張、有序的復習中,以提高整個班級的數學水平。
2.加強討論,采取多樣靈活的復習方法
任何學生對單一的復習方法都會產生疲憊感,所以教師在復習時,應避免方法的千篇一律,采取多樣的、靈活的復習方式,具體的方式有自學、講授、輔導、提問、討論、訓練等。在講解時,應突出重點,詳略得當;在提問時,設計的問題應有針對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根據已有的數學知識積極探索問題的答案;在學生進行自學時,應充分把握教師自身的角色,需以學生為主體,將自己放在引導的位置上,協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整理,并為其擬定科學的復習計劃。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可以促進交流溝通,有助于緩解緊張的氣氛與學生的壓力,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知識點的掌握進行檢查,及時發現錯誤,并及時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網絡。
3.查缺補漏,提高復習效率
盲目復習是不可取的,應以近些年中考的命題趨勢、題型、重難點為復習根據,在深入分析并了解的前提下,采取有針對性的復習策略,對學生存在的不足進行查缺補漏,并需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保持卷面的整潔與解題格式的規范,使復習的效果最優化。
因為中考復習內容針對的是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而時間又很短,所以復習是緊張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使學生全面掌握數學知識與解題技能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當然,有效的復習方法必不可少,但是數學知識水平與解題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也并不是通過初三的復習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就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與解題技能,讓學生牢固掌握數學知識、解題的思路與方法。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的復習課,尤其是初中數學復習課堂應是以問題為核心、以效率為目的的復習課堂。只有讓學生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學得靈活,學得扎實,優化復習過程,提高效率,數學教學的成效才能更上一層樓,才能為初中學生在數學復習教學中得到應有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吳立建.基于有效教學的初中數學復習課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