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概念課的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搞好新課標下數學概念課的教學呢?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概念的形式;概念的鞏固和運用;概念教學應有“講授型”向“探索型”轉變;概念教學應有“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數學教學 數學概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138-02
隨著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實施,傳統的中學數學課堂概念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的需要,中學數學課堂概念教學模式必須作出相應的轉變。數學概念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調動學生認知結構中的已有感性經驗和知識,去感知理解材料,經過思維加工實現認識的飛躍(包括概念轉變),最后組織成完整的概念圖式的過程。為了使學生掌握概念、發展認識能力,必須扎扎實實地處理好每一個環節。
一 數學概念教學的現狀
高中數學教學歷來都十分重視數學概念的教學,但由于教學理念的不同造成了概念教學的側重點各有不同,用新的教學理念和現代教學論來審視傳統的數學概念教學,能發現其的成功和不足之處。
1.成功之處
傳統的概念教學著重從數學概念的內容出發,著力從兩方面講解和剖析數學概念:(1)講清數學概念的內涵,即它們的數學內容和意義;(2)強調數學概念的應用,即它們的適用條件和范圍。這樣的教學嚴謹扎實,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人類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積累的大量知識,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技巧,進而運用所學知識。
2.不足之處
對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重視不夠,直接扼殺了學生的探究創造能力,形成了機械記憶運用的模式。老師注重的是知識的歷史傳承,壓縮了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新授課教學“重結果”的情況非常嚴重,很多教師在引入概念時沒有讓學生對其必要性獲得足夠的感性認識而是直接給出數學概念,致使一部分學生只是死記概念的內容而沒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實質,導致概念在他們的頭腦中成為空中樓閣,題海戰術成為他們學習數學的“捷徑”。如此靠課后的練習再來探索概念的本質,有點本末倒置。
二 新課標下數學概念教學的建議
1.概念的形成
第一,引導學生體驗并感悟概念的內涵,數學上的每個概念都是人類知識的結晶,銘刻著人類思維發展的烙印,如果在進行數學概念教學的同時,能把濃縮在其中的思維歷程充分“還原”“稀釋”,讓學生沿著前人思維活動的足跡去重演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過程,從中發現、體驗、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和學習科學思維的方法,那就等于交給學生一把打開思維寶庫的金鑰匙,從而把數學概念的教學作為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手段。
第二,重視概念中的重要字詞準確、簡潔呈現數學概念的內容,讓學生充分認識概念的簡潔和嚴謹,培養數學思維的嚴密性、準確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在尋找新舊概念之間聯系的基礎上掌握概念,同一個概念在不同的學習階段給出的概念是不一樣的,需要掌握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新舊概念有差別但是也有聯系,讓學生自己尋求其中的差別在對比中學習新知,復習舊知掌握新概念。
2.概念的鞏固和運用
概念的鞏固和運用。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一般應采取以下幾個步驟,逐步加深的教學方法:(1)初步直接運用。直接運用概念,一般在新課中即可進行。(2)逐步提高的應用。如概念的延伸、公式的變形等,可以在習題課中進行。(3)與其他知識的交叉、整合。此步驟難度較大,可以在復習課中進行。
3.概念教學應由“講授型”向“探索型”轉變
傳統概念教學注重講授,把課本上一些需要學習的概念稍加分析,然后無論學生是否理解先背下再說。以前教師經常說的是:先記下然后通過做題慢慢理解。傳統概念教學對于教學的重點不清,如一節概念課45分鐘教師只用20%的時間講述概念,而用80%的時間來做題,題海戰術成為學習數學概念的法寶,靠課后的練習再來探索概念的本質,有點本末倒置。
現代概念教學應注重向“探索型”轉變,教學過程應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或生活常識作為新概念的“生長點”,將所要學習的概念還原到學生已有的認識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逐步探索初概念的形成過程以致最后得出概念,這一點不但讓學生掌握了顯性知識——概念,同時也獲得了隱性知識——思維。
4.概念教學應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
傳統概念教學的課堂一般都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眉飛色舞地一股腦兒傾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琢磨、去理解,而對于學生對概念的不同想法和認識一概不理,或給予他們這樣的答復:這個概念都成型幾百年了,一定沒有錯誤,不同的理解都是不對的,按照老師講的記住會做題就可以了。確實這樣的教學節省了很多功夫和時間,也培養了大批會做典型題的高手,但是一遇到新背景的開放性題目,很多學生就不知所措了,教學不單單是概念教學,其他教學也是一樣,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才能暴露學生在概念學習中的困難。在進行交流時,教師不僅應關注已有共識的回答,也要注意同學中發出的所謂不和諧音符。因為有了不和諧才有碰撞,才有更深入地探討,才能得出最正確的結論,所以概念教學不要對問題輕易下結論。
總之,新時代對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也應順應時代的要求改變教學模式,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