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科技迅速發展,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過度的腦力活動造成了許多人的身體素質下降。因此,“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快樂體育”成為人們的口號。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中學體育,它承擔著增進中學生身體健康,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適應社會能力,促進中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中學體育 課堂教學 培養興趣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156-01
一 利用現有資源,積極開發與利用
我國的很多中小學的體育設施相對落后,特別是在農村。由于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學生的體育基礎水平差異較大。有不少農村學校由于條件的限制無法執行教學大綱的要求。其實,只要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資源都可以加以應用,包括校內外的資源,學校的體育設施。如要訓練學習生身體素質和奔跑速度,可以利用學校附近的沙灘,讓學生在沙灘上跑步,或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去爬山。這樣的體育運動比單純在操場跑步的效果要好。學生也更有興趣去參與,教學效果自然就更好。
二 吸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培養體育興趣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可以選一些趣味性、開放性、靈活性的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興趣,又能達到教學目的。讓學生感到體育課不再是簡單、枯燥的跑、跳等。通過體育課的活動,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要有高度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負責態度。在體育課上,要讓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認識和接受轉化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升,同時促進學生大腦的發展。體育教學內容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只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就可以。
把體育游戲引入課堂,寓教于樂,在歡樂的氣氛中發展學生的體力和智力,并讓學生通過游戲學到一些新的知識。游戲中可以不斷變換形式,同時可以逐步提高游戲的難度,如在接力跑的訓練中,可以改為障礙接力跑、跳繩接力跑、抱球接力跑等較簡單的訓練為游戲,提高學生的靈活性,同時達到了教學目的。又如在“解脫接力”時,我是這樣安排的:首先選擇一塊空地,準備了兩條1米長的繩子,每個繩子的兩端分別扎一個圈結,放在線的兩側,根據同學們的體能特點、性別等平均分成兩隊。每一隊選出一個隊長,去負責指揮。余下的學生排成一隊站在兩側,當我發出比賽開始時的口令,兩隊排在第一個的同學迅速跑到中線,兩大拇指套入繩子的圓圈內,左腳從左臂外側插入到繩子后面,緊接著,右手將繩子從頭上繞到后背,抽出右腳,繩子放回到原位,跑到對面端線,與本隊隊員手拉手,左腿跨過手,接著右腿抽出,并接替原來隊員的任務。原來隊員跑回起點,與第二個隊員擊掌后到隊尾休息,第二個隊員擊掌后迅速做同樣的動作。哪個隊較少的時間完成為勝。在這個游戲中訓練了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反應能力,增強了奔跑的素質,提高了團體協作能力,學生對這樣的游戲比簡單的跳步或接力更感興趣,自然就積極參與,樂在其中。
三 調整師生關系,促進情感交流
很多學生在上體育課時,相對于教室里上課,比較放松,注意力比較泛散。因此,很多體育教師上體育課時緊繃著臉,用強制的手段去克制這種現象,這樣不利于教師本身的健康心態,更不利于學生學習情緒。心理學認為:興趣引起活動,使個性積極化,以極大的熱情去面對,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去教學,學生的學習欲望必定會被激發,注意力也會集中到課堂上來,教學效果自然就好了。
在教學中,體育教師還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學生。在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設計者和組織者,教師的精神狀態關系到課堂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表現得精神集中、精力充沛、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能大大地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反之,教師在上課時心不在焉、情緒不高、態度冷淡,隨意指責學生,這樣的體育老師當然會使學生敬而遠之,這樣的課堂,學生也是應付了事,毫無激情可言。如有一次我帶領學生參加縣運動會,早上出發時發現心愛的摩托車被盜,但一想到我還要帶學生去參加縣運動會,于是我控制了情緒,一路上與學生“運動員”有說有笑,分散他們的焦慮,緩解緊張的心情。在那次比賽,我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因此作為教師,為了把課上好,即使遇到不順心的事也要不露聲色,要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平時的課間休息時,體育教師要盡可能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用愛心去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把心思轉移到學習訓練中。如在室外上體育課時,教師要求學生上體育課必須穿運動服,教師自己也要穿運動服,學生上課不能戴遮陽帽,教師也不要戴遮陽帽,并與學生站在陽光下同甘共苦。教師在上課前,經常讓學生先慢跑操場兩圈,教師也要與學生一起跑步。這樣以身作則,縮短了與學生感情距離,學生才會與這樣的教師建立感情,這就是教師的榜樣力量。
總之,在新形勢下,體育教師要研究課堂教學方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情感交流,吸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培養學生體育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