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快速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打造和諧發(fā)展的學校勢在必行,要做到這一點主要從領導團隊做表率、教師做榜樣、鼓勵工作要具體三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管理 關愛 表率 榜樣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166-01
筆者在二十多年的教學工作中體會到了教師的艱辛,在近十年的學校管理中感到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不容易,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要用心去打造,就一定會促進學校和諧地發(fā)展。
一 領導團隊做表率
走進一所好的學校,你就會發(fā)現(xiàn):師生的精神面貌很好,工作與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是什么讓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是如此認真、積極、負責?又是什么讓大家自覺地去工作與學習?答案就是——學校領導嚴格管理與關愛相結合。
所有學校領導的選拔,都從在教學第一線。在教學上必須一絲不茍,在負責的工作中又要特別嚴謹,與他人的配合更要默契。這就是學校所需要的領導團隊:一個團結和諧、具有高度責任感、兢兢業(yè)業(yè)、無私奉獻、率先垂范、求真務實、令全校教職員工非常佩服的團隊。只有擁有了這樣一流的領導團隊,學校的發(fā)展才會穩(wěn)步推進,才會打造出人民群眾滿意的學校。
二 教師做榜樣
擁有了一流的領導團隊,在他們的影響下,所帶領的教師隊伍也會相當出色。每當走過老師們的辦公室,看到的是低頭批改作業(yè)的背影,相互討論命題的專注,集中交流整合教材的認真……每當走過教室,看到學生時而緊鎖眉頭,時而眉開眼笑,時而獨立思考,時而小組研討,老師們卻在旁邊不露痕跡地進行引導、指導。在課間或課后,仍能看到老師們忙碌的身影。交流中你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工作的執(zhí)著、對學生的關愛,無論年齡大小,都不會聽到他們的抱怨與不滿,聽到的就是怎樣讓學生學得更多,怎樣讓學生更快樂,怎樣讓課堂更精彩,怎樣讓班級更優(yōu)秀。
三 管理工作要具體
第一,鼓勵人人參與學校管理。一個學校能取得豐碩的成績,關鍵在于校長的“嚴格管理與關愛相結合”的實施,形成人人都參與管理的局面。從校長到副校長到教務處,再到年級組、教研組、班主任,最后到任課教師,同一學科、同一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他們都是那么自然地坐在一起交流心得,協(xié)商對策。在這兒所看到的是關心教學質量、關心學校發(fā)展不僅僅是領導的事,而是每個人的職責。大家試想,老師們都參與管理了,學校領導還擔心管理質量嗎?眾人拾柴火焰高,因此,培養(yǎng)教師人人成為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文件管理。為了杜絕文件丟失或工作沒有及時完成,可以設置文件管理程序:由一人負責接收文件并首先填寫文件處理單(除閱讀記載)、收文登記,然后拿上文件找校長進行第一次審閱——簽署處理意見,并在文件傳閱跟蹤登記表中簽字,這時,文件負責人再拿上文件轉給第二個人……以此類推。這種管理方式的可取之處是:負責傳遞文件的一直是一個人,而且文件所經過所有人的手時都有簽名。
第三,制度管理。制定的制度一定執(zhí)行,而且與績效考核緊密相連。因此,制度的制定要根據實際適當調整,經過教代會通過后實施。考核細則所涉及的內容就是平時的工作,怎樣要求老師的就按要求考核。考核中工作量占很大比例,充分體現(xiàn)多勞多得原則。考核要細化,才能起到激勵作用。
第四,學生管理。對于學生教育,學校常常利用晨會、班會、傳統(tǒng)節(jié)假日或紀念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總體管理除了教師、班主任、年級組長、學校領導參與管理外,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發(fā)揮學生管理學生的作用。每周都安排一個班級值周,每周一為晨會時間。先通報從值周班級中評選出的“六星”,升國旗、學生國旗下講話、值周班級宣誓、上周值周班級總結、德育處總結。
第五,教研活動管理。(1)將學校領導分別分到各個教研組參加活動,這樣既能監(jiān)督又能督促,使教研效果更真實;(2)聽課時明確聽課的內容,如學生參與、時間分配、教師活動等;(3)評課要實事求是,不做老好人,就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4)活動內容聯(lián)系實際,求真務實,聽課、評課、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討論命題或試卷分析等,所有的活動都能做到落實,效果較好。
第六,教學方面。要通過多種渠道,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實踐不斷豐富他們的教學經驗,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新的教學模式及方法并熟練運用,跟上課改步伐,爭做課改先鋒。
第七,相處之道。一所好的學校就應該領導之間、老師之間、領導與老師之間相處融洽。做到這一點的關鍵就是相互尊重、真誠關心、懂得感恩。每當結束一項工作,都會及時感謝參與的人,使參與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與被肯定,內心很溫暖,相處自然很融洽,工作的氛圍也就很輕松。
總之,一所學校管理是否成功,取決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學校的管理機制的建立必須符合學校實際,從學校出發(fā)、從老師出發(fā)、從學生出發(fā)、從社會的需求出發(fā),為打造和諧發(fā)展的學校而努力。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