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紀錄片《嬰兒日記》中幾個主要場景的描述,闡述了當(dāng)前家庭育兒中需要關(guān)注的幾個關(guān)鍵點:親子交流、充分探索、溫柔的“堅持”、學(xué)會相處。
【關(guān)鍵詞】親子交流 充分探索 學(xué)會相處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173-02
一 紀錄片《嬰兒日記》中的精彩片段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紀錄片《嬰兒日記》,頓時被片中嬰兒成長的點點滴滴所吸引。該紀錄片跟蹤拍攝了阿加特、安娜、梅伊、亞力克西斯、馬克桑斯五個寶寶,記錄了他們從誕生到牙牙學(xué)語,從身高、體重的變化到意識增長、社交技能的慢慢顯現(xiàn)。反映了0~2歲寶寶成長的精彩歷程。回顧片中的種種場景,有幾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場景一:寶寶出生
片中爸爸、媽媽、醫(yī)生圍繞著產(chǎn)房,媽媽在醫(yī)生的引導(dǎo)和爸爸的支持、鼓勵下,科學(xué)地呼吸和用力,在寶寶探出身體后,媽媽伸出雙手將寶寶放在腋下,寶寶感受著媽媽的肌膚,傾聽媽媽的聲音,安靜幸福。
場景二:親子交流
片中反復(fù)出現(xiàn)媽媽、爸爸注視著寶寶的眼睛,與寶寶說話的場景。如亞力克西斯的爸爸與寶寶說話:“亞力克西斯,我們都在看著你,對吧!你好!小帥哥!你好!小帥哥!”阿加特的媽媽邊喂奶邊看著寶寶,手不時撫摸著寶寶的臉,喂完后,媽媽看著寶寶的眼睛,親吻寶寶的鼻子,寶寶眼睛也盯著媽媽看,媽媽說:“得、得、得,我們要不要再來一次,你再盯著我看,能看到我嗎?我能看到你……”
場景三:爸爸練習(xí)帶寶寶
亞歷克西斯的媽媽明天要去工作了,爸爸要承擔(dān)起帶寶寶的任務(wù)。爸爸開始練習(xí)給寶寶喂奶,但寶寶抱在爸爸懷里吃奶就哭。因為他認為媽媽與食物是一個整體,所以他必須學(xué)會區(qū)分開來。于是寶寶在媽媽、爸爸之間來回交換,寶寶哭了,媽媽接過來喂;寶寶安靜下來了,媽媽讓爸爸再試試。爸爸、媽媽讓寶寶適應(yīng)和接受爸爸給他喂奶的現(xiàn)實。
場景四:與自然接觸
微風(fēng)、陽光、青草、沙灘、海水、白雪是孩子天然的玩物。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爸爸帶著6個月大的梅伊進行了第一次春游。寶寶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感受青草柔軟的觸感,看著貓咪在草地上打滾。8個月大時,爸爸媽媽帶著她走在戶外的曠野,爸爸扶著寶寶的腋下舉著她在草叢中飛來飛去,舉高、搖晃,與微風(fēng)、空氣、陽光親吻,感受氣流的觸碰。將浴盆放在山坡的草地上,給寶寶沐浴也別有一番風(fēng)景。11個月的阿加特來到海灘,開始海灘的探索。她兩手抓沙,撲倒在沙地上,嘴巴還不小心碰到了沙。媽媽扶著寶寶的腋下在沙地上邁步。馬克桑斯則在海水中,雙手摸水,眼睛好奇地盯著水面。媽媽扶著她的腋下抱起,她快樂地用雙腳拍打著水,體驗著水的奇妙感覺。冬天,冰天雪地的世界寶寶可不可以感受?安娜出來了,她指著杉樹,嘴里“嗯、嗯、嗯”地發(fā)聲,媽媽告訴她:“這是杉樹”,媽媽鼓勵安娜摸雪、踩雪、抓雪團、舔雪團、在雪地上艱難地走路。
場景五:與寶寶“抗?fàn)帯?/p>
馬克桑斯喜歡上了陽臺這個危險的地方,一直要爬向陽臺,媽媽反復(fù)說“不,不,不!”但是馬克桑斯仍然爬向陽臺,爸爸把他抱回來,他又叫又蹬腿。到地上,他又爬向陽臺,媽媽用胳膊攔住他,他又叫又哭,媽媽跟他說:“不行就是不行!”他大哭使勁往陽臺爬。媽媽把他抱到身上,他一邊大叫大哭,一邊跳。媽媽跟他說:“你還太小,不能去外面的陽臺,明白嗎?”他安靜下來。可是,一放到地上,他還是往陽臺爬,媽媽把陽臺移門拉上并繼續(xù)說:“不,不,不!”他摸到陽臺門停住了。14個月大的亞歷克西斯嘗試侵占媽媽的空間。他在沙發(fā)的茶幾上摸弄媽媽的東西,媽媽說:“放下它!”他放下了。媽媽說:“這就對了,很好!”亞歷克西斯拿著兩個玩具到媽媽面前敲打,媽媽笑著對他說:“你好,小寶貝!”他又回過身將玩具扔到媽媽干活的桌旁,又去拿茶幾上的東西,媽媽說:“不!”媽媽站起來拉住亞歷克西斯說:“亞歷克西斯,過來,聽著,這里所有的東西你都不能碰,這些是媽媽的,不能碰。看著,你所有的玩具都在那邊,看到了沒有?你不能碰,所以趕快停下,去和達卡(小狗)一起玩球。”亞歷克西斯又去茶幾翻雜志,媽媽說:“還有雜志也不是你的,亞歷克西斯。”媽媽嚴肅地看著他,亞歷克西斯又將玩具車放到茶幾上,媽媽說:“亞歷克西斯,你知道你不能這樣做,不,在地上。”亞歷克西斯繼續(xù)在茶幾上推小車,媽媽說:“不,亞歷克西斯,看那里有更大的空間,你就是不能在桌上玩。”媽媽又站起來跟他在空的地方玩。亞歷克西斯繼續(xù)轉(zhuǎn)身到茶幾,媽媽說:“嗯,你真是個小頑固,把你的汽車放在地上。”亞歷克西斯繼續(xù)放茶幾上,媽媽說:“不,你沒聽懂,不能在家具上,在地上,把汽車放在地上。”亞歷克西斯把汽車扔在地上,媽媽說:“這下糟糕了。”亞歷克西斯又把汽車從地上拿到茶幾上,媽媽又站起來說:“不、不、不,盡量離遠一點。”媽媽把亞歷克西斯拉離茶幾邊說:“我說了不,不要在地上扔你的汽車,在地上玩很容易不是嗎?”媽媽邊說邊在地上推小汽車。“我不想你把汽車放在家具上。”亞歷克西斯還是不聽,用腳踢著汽車,媽媽嚴肅地看著他。這種持久的抗?fàn)幵诟改负秃⒆又g經(jīng)常會發(fā)生,孩子的頑固考量著父母的耐心。不管孩子怎樣固執(zhí)、發(fā)脾氣,媽媽都沒有生氣、發(fā)怒,平靜地處置孩子的行為。盡管沒有完全阻止孩子,但時間會讓它產(chǎn)生效力。
場景六:獨立探索
隨著寶寶的成長,周圍世界對寶寶來說越來越有吸引力。能夠坐直的亞歷克西斯坐在一堆玩具中,用嘴探索世界。把東西抓到嘴里了解不同的材料,感受物體的質(zhì)感、硬度以及溫度。七個半月的馬克桑斯嘗試四處移動。爸爸讓他趴在地上,抓眼前的玩具,結(jié)果當(dāng)他用力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在后退,離玩具越來越遠,寶寶有些疑惑,繼續(xù)用力,但是他還是沒法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也許他不明白這是為什么?但他不氣餒仍然四處移動,爸爸微笑地看著寶寶。梅伊在房間里試圖探索冰球碰到不同表面時發(fā)出的聲音。他將冰球扔在桌面上、帆布椅面上、地板上、扶手椅面上、扶手上等,一邊扔一邊發(fā)出高興的笑聲。
場景七:兄弟姐妹相處
阿加特要從醫(yī)院回家了,爸爸媽媽帶著姐姐嘉德一起迎接阿加特回家。媽媽讓嘉德親親、抱抱阿加特,讓阿加特感受姐姐的溫暖和聲音;媽媽還讓姐姐在前面帶路,將阿加特帶入他的房間。從此,嘉德要接受與阿加特分享情感和領(lǐng)地。可是嫉妒和爭執(zhí)還是會經(jīng)常發(fā)生。阿加特在啃蘋果,媽媽問:“你愿意分點給嘉德嗎?”阿加特將蘋果送到姐姐手里,媽媽說:“謝謝你,阿加特。”姐姐學(xué)著媽媽說:“謝謝你,阿加特。”媽媽說:“吃吧!嘉德,我們要把她全部吃完。”姐姐在啃蘋果時,阿加特張開手,等著接回蘋果。一會兒上前想去抓姐姐手里的蘋果,姐姐轉(zhuǎn)開身體說:“不,阿加特,別打擾我。”媽媽對阿加特說:“拿著你的蘋果。”阿加特從姐姐手里接過蘋果,媽媽說:“謝謝。”阿加特啃了幾口,媽媽說:“給嘉德。”姐姐伸出雙手說:“把它給我。”阿加特抓著蘋果跑了,姐姐追過去,兩個人開始搶蘋果,最后姐姐搶過來了,阿加特追著姐姐叫,媽媽說:“你必須說請。”阿加特說:“把它給我。”姐姐說:“別吵我。”阿加特繼續(xù)伸手要蘋果,姐姐不理她。梅伊又有小妹妹麗麗了,媽媽在喂麗麗,梅伊不愿意,邊搖頭邊哭。媽媽說:“這是給誰的?給梅伊的。”梅伊高興了,點點頭。媽媽喂到他嘴里。然后又挖一勺說:“這是給麗麗的,把它給麗麗。”梅伊搖頭又哭了。媽媽喂到麗麗嘴里。媽媽又挖一勺遞給梅伊,問:“你會給麗麗嗎?把它給麗麗”。梅伊還是搖頭哭,試了幾次,梅伊仍然不愿意。媽媽自己喂了麗麗,梅伊又哭。接下來,媽媽又把勺子遞給梅伊,讓他給麗麗,梅伊接過來塞入自己嘴里。媽媽說:“梅伊,這是給麗麗的。”媽媽又挖一勺遞給梅伊,讓他喂給麗麗,梅伊又搶過來塞入自己嘴里。媽媽說:“這樣不行,這不是給你的,梅伊這不是給你的,是給麗麗的。”麗麗邊吃邊笑,吃完了把勺子塞到麗麗嘴邊讓麗麗舔一下,媽媽說:“都被你吃完了,才給麗麗嗎?”,媽媽再次挖一勺遞給梅伊,讓他喂妹妹,梅伊還想往自己嘴邊塞,媽媽控制住勺子,繼續(xù)讓梅伊給麗麗,梅伊嘴張著,試著自己湊到勺邊,媽媽移開不讓他吃到,繼續(xù)要求梅伊給妹妹,最后梅伊在媽媽的幫助下一起將勺子送到麗麗嘴里,媽媽夸梅伊說:“做得真棒,做得很好!”這次梅伊沒有哭。
二 由紀錄片《嬰兒日記》得到的啟示
詳細描述這些場景,是因為這些場景中處處閃動著科學(xué)育兒的光輝,讓人不禁發(fā)出“這樣的成長真好!”的感慨。仔細歸納,我想至少有這樣的啟示:
第一,親子交流。親子交流是孩子成長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寶寶安全感、信任感的形成。在兒童早期這種交流主要包括目光的交流、言語的交流和肌膚的交流。注視、對話、撫摸、親吻、摟抱是孩子情感所需。與孩子一起玩是親子交往的重要方式。現(xiàn)在很多家庭由于工作繁忙,將育兒的重任托付給了老人,自己扮演了探視的角色。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妥善解決工作和育兒的矛盾,是現(xiàn)代父母不可回避的問題。每個父母應(yīng)意識到爸爸媽媽在寶寶的成長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養(yǎng)育孩子沒有性別區(qū)分,爸爸媽媽不必相互計較誰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多少,自覺、自然地騰出時間,擔(dān)當(dāng)起各自應(yīng)有的責(zé)任。早年的情感投入必將對孩子健康成長有正向作用。
第二,充分探索。孩子是在與周圍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發(fā)展的。伴隨孩子的成長,爸爸媽媽要為孩子提供適時的探索環(huán)境。“適時”指的是按照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而環(huán)境可以是屋內(nèi)安全的空間;可以是屋內(nèi)提供玩具材料的場地;當(dāng)然也可以是室外充分的自然條件,微風(fēng)、陽光、青草、沙灘、海水、白雪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溫柔的“堅持”。有許多父母經(jīng)常為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或作出的不當(dāng)舉動如何處置很煩惱?講理講不通,武力解決也不是長久之計。片中的爸爸媽媽為我們提供了可借鑒的技巧,可以稱作溫柔的“堅持”,堅決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或制止孩子的不當(dāng)舉動,但拒絕時不發(fā)火、不生氣,平靜而嚴肅地處置。孩子不會馬上按照家長的要求做,會發(fā)脾氣、會鬧、會固執(zhí)地堅持,會與父母“對抗”,但只要堅持,且要求一致,孩子慢慢會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第四,學(xué)會相處。現(xiàn)在家庭結(jié)構(gòu)在悄悄發(fā)生變化,很多家庭開始出現(xiàn)兩個孩子,兩個孩子如何相處?平等地分享、相互尊重和關(guān)愛是父母在帶寶寶的過程中需要時時滲透的。從接納家庭新成員到交往技巧等都是需要父母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dǎo)的。
〔責(zé)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