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技術基礎是高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開展實訓教學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職業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對于培養“重理論、強實踐、喜創新”的復合型人才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針對當前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決高職學校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學校 電子技術基礎 實訓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184-01
電子技術基礎是高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學生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實訓教學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在強化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使學生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實訓教學往往處于“教輔”地位,實訓內容主要依托課程內容,且大部分都是驗證性的實訓,這與開展實訓教學的初衷是相違背的,同時也不利于“重理論、強實踐、喜創新”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在新形勢下分析當前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新時期加強高職學校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談幾點意見。
一 高職學校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1.教學模式缺乏新意
當前,大多數高職學校在開展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時,都延續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是教學的主人,學生往往履行“聽眾”的義務,教學主要以“填鴨式”的灌輸以及“演示——模仿”為主,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在教學中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操作實踐。在此環境中,學生雖然能掌握一定的技能,但基本沒有創新,阻礙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2.教學內容脫離現實
由于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其設備和技術更新換代速度較快,在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中不少陳舊的教學內容明顯與行業前沿技術相脫節。很多教師仍以“舊”的觀念、“老”的技術來開展實訓教學,指導學生實踐。這樣長此以往將導致學生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發生,不利于其未來的職業發展。
3.教學設備明顯落伍
目前,大多數高職學校都存在著缺乏實訓資金的窘況,很多學校的實訓設備還是學校建校之初購買的,不少設備老化嚴重,有的甚至無法正常運行。這直接導致了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了解電子技術的前沿發展,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操作實踐,制約了實訓教學的效果。
二 提高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質量的對策
1.轉變觀念,改進實訓教學內容
針對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內容,教師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不能只局限于“書本理論+集中操作”這一單一模式。實訓教學內容要精心設計,要形成以電子技術為基礎,專業技能為重點,注重培養技術應用和創新精神的實訓教學體系,同時要兼具開放性和職業性,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同時,實訓教學內容還要盡可能地緊隨時代發展步伐,貼近學生實際,要有選擇性地開展實訓項目,不能難度過大或過于簡單。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實訓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的效果。
2.以人為本,優化實訓教學方法
當前,教師要在“理論適用、實踐為重”的實訓教學理念引導下,以人為本,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切實提高實訓教學的成效。由于實訓教學的學時有限,教師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精講多練,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能力的提升。同時,對于一些容易出錯的地方,教師要通過必要的示范加以引導,幫助學生建立對問題的感性認識,從而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信心。此外,教師還可以將“項目教學法”融于實訓教學中,讓學生帶著項目任務去設計、去實施,促使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力,進而在專業基礎、技術技能、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3.優化設備,開拓實訓教學第二課堂
加強實訓教學需要有齊全的設備,配套的儀器作為支撐,這也是高職學校辦學的首要條件。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更新,一些老舊的設備已不適應現代技術的發展,就要被淘汰。這就需要學校加大對設備的投入,更新換代一些常用的儀器,為開展實訓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學校也可以開拓思路,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為實訓教學開辟第二課堂,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使用最新的設備,掌握最新的技術,還可以讓企業了解學生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創造良好條件。
三 總結
總之,在新的時期只要教師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借鑒他人的經驗,就一定能開展好電子技術基礎的實訓教學,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掌握各種應用技能,從而提高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新麗.《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0(15)
[2]劉超、黃銀梅.高職電子技術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方法[J].才智,2011(9)
[3]孫玉紅.關于高職院校電工技術實訓教學的一些設想[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8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