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技術改變了社會各領域運行和發展的模式,也改變了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模式與手段。針對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學科的教學現狀,應把信息技術主動融合到數學教學中,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先進平臺,探索信息技術與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整合,以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質量,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 中職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4-0191-01
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里,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濃,課堂上,學生往往無心聽講,老師也是難于施教。如何讓數學課堂既活潑生動,又能更加形象,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學、善學。要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首先應從分析現狀入手,結合信息化技術手段,探索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提高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質量。
一 中職數學的教學現狀決定了應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的數學老師盡管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但由于沒有升學壓力,往往安于現狀,大都習慣于普通中學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的科研意識不夠濃厚,平時照本宣科,再加上職業學校過度強調專業課程的重要性,導致數學課時數被一再壓縮,學科地位低下。加之學生學習方法落后,初中數學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差依賴性強,不少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低落,使數學教學難于取得成效。
合適的教學策略能使師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針對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融合信息技術的數學課堂教學,通過圖形、圖像、音頻、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運用,甚至運用數學教學軟件,動態模擬、軌跡跟蹤等技術,能調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從而在快樂輕松的課堂環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 數學課堂教學的抽象性決定了必須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數學內容大部分是比較抽象的,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講授,極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并感到抽象乏味,喪失學習數學的動力。因此,應及時合理地改變傳統的教授方法,設計出新穎的教學過程,將傳授抽象的數學知識的任務轉化為學生樂于探求的活動。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數學教學能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把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媒體整合在一起,利用PowerPoint、Flash、幾何畫板等軟件制作多媒體數學課件,運用整潔的版面、新穎的形式以及良好的視覺效果的多媒體課件,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 現代教學媒體的多樣性為數學教學手段創新提供了可能性
1.信息技術可為創設問題情境提供可能
在中職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通過前后數學知識的比較,引導學生研究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的屬性,然后創設類似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發現,嘗試給新概念下定義,解決新問題。通過現代教學媒體,如投影器、多媒體教學平臺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醒有關知識的表象與經驗,并與新知識聯成對比以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
如在多媒體技術支持下,教師可以先用教學軟件動態展示幾種對稱函數圖像,讓學生體會圖像對稱性的特點,引導學生明白圖形的對稱意味著點的對稱,反過來,也可以由點的對稱得到圖像的對稱。這樣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體味成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依賴數學教學軟件可為學生技能培養提供可能
在數學課堂上,創設動手情境,激發學習熱情,可使學生體驗動手做的感覺。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動手量一量,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生動、形象、有趣,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嘴,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可感知的內容,學習的自信心才會有所增強,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才會得到提高。
3.利用信息技術可讓數學成為專業融合的工具
數學是中職學校必修的文化基礎課程,在講授過程中應盡量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讓學生知道數學是一門非常有用的學科,也是學好本專業的基礎。如極坐標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是一個很難理解的知識點,而在AutoCAD制圖中卻經常會用極坐標的方式來制圖。所以,對于機械專業的學生,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先演示如何利用AutoCAD在直角坐標及極坐標的方式下進行制圖,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兩者的區別與聯系,使學生不但學到了直角坐標與極坐標這兩個知識點,而且知道了它們的應用,使學生對學習數學更有興趣、更有動力。
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數學教學,使學生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其所營造的動靜結合、聲情融匯的教學環境,能對學生產生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使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讓學生處于思維活動的積極狀態。學生在交互式學習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從而真正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