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及教學,舉國皆關注,效果不盡意,促筆者思考,觀教學實踐,照教學心理,總結整九點,涉課前課后,重點課堂上,望能有裨益,或拋磚引玉。
【關鍵詞】師生平等 觀照內心 愛語雅音 語默中道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7-0068-01
人生真善美,學校德智藝,彼此相聯結,發展呈全面,德為眾根本,和諧不可缺。德育有教學,育人從心理,教學心理妙,初探引玉珍。
一 師生重平等,互相結善緣
教學千里行,路從腳下始,德育課堂上,為師首重道,行為先示范,平等師生間,身教勝言傳,人格和法律,彼此雙照顧,倡新型關系,互相結善緣,尊重福彼此,情感多溫暖,德智光明耀。
二 注重應當下,觀照契內心
德育有教材,常規須備課,依三維目標,據學生實際,瞄學科前沿,追相關歷史,古今相貫通,中外互借鑒,課前多斟酌,內容巧連接,探討有預案,講解理思路。準備雖許多,注重應當下,避照本宣科,免無端尷尬,課堂意滿懷,運用關眼前,中心把得定,舉目多環顧,耐心觀動靜,細心察異常,觀照從莊嚴,了然契內心,真切得交流,學生盡掌握。
三 愛語并雅音,課堂播溫馨
愛語真誠語,愛語懇切語,愛語平靜語,愛語和善語,愛語無戲言,愛語多莊重,愛語善為心,愛語德為魂,愛語德之需,愛語交往語,愛語教學語,雅音和氣生,雅音德之形,聲抑揚頓挫,聽高低分明,雅音藝術音,德育美其中,教學情悠悠,課堂播溫馨,心弦易撥動,德理孕其中,悠哉亦幽哉,潤物細無聲,甘露育心田,孰不樂接受?
四 遵規且循律,廣大植德本
就學青少年,成長有規律,專業有不同,年齡各參差,藝術有理想,人文需培養;德育從心理,悲智復愿行;教材有邏輯,章節費思量,論說需嚴謹,分析應縝密;師生教和學,過程同遵道,循序而漸進,耕耘待收獲。德育為課程,學生有想法,家長有指望,學校有期待,德藝雙馨寶,國家有要求,做四有新人,風范大國民,德為一切本,做人做事先。種種諸因素,執教皆考慮,責任重泰山,尋覓復尋覓,鉆研復鉆研,精益更精湛,奇峰搜盡時,廣大植德本。
五 互動往亦來,隨機能應變
德育課堂上,濟濟數十人,閱讀看情境,體驗促思考,分析求知識,講解善明理,有問復有答,交流雙相間;鼓勵多提問,助主動探討,發揮主導性,發揮主體性,有往亦有來,教學展民主。語言善表達,思想定一境,能力得鍛煉,論辯得真詮;言行迷失者,更隨機撥正,委婉多曲折,夸獎引向善;出言不遜者,冷靜使改過,錯誤教懺悔,教學好氛圍,語言重文明,時時善教化;琢教學用語,謹慎復謹慎,貼切再貼切,追求真善美,影響達本源,磨教學形態,誠懇復誠懇,敬畏履薄冰,感化助德育。
六 實際常關愛,善行益身心
課堂眾學子,成長因緣異,教育背景雜,表現各不同,入信息海洋,玩手機不休,心神難集中,上課少專注,特別藝術生,晨早多練功,生活不規律,專業課延時,沖擊德育課,考勤起沖突,紀律難要求,教室當飯堂,隨時吃零食,功利價值觀,輕德育文化;眼前教學中,存在諸問題,突發諸狀況;作為德育師,應既有堅守,尊普適價值,提周遍要求,有教而無類,端正大方向,又深入實際,走近各學子,因才而施教,個別能指導,耳畔說好話,身旁巧發現,冷暖多提醒,本領常贊嘆,不足善分別,關愛細呵護,頑皮得收斂,令惡心消除,令不善成善,懸崖者勒馬,放逸者上進,善者更完善,善調伏其心,清凈身語意,完善無止境,善行益身心。
七 語默恰中道,解悟雙圓融
德育課堂中,教師需言說,表達德之知,表達德之情,表達德之意,表達德之理,表達德之真,表達德之善,表達德之美;德育即智育,智育即德育,德育智如海,德育道似淵,德育恒亙古,德育貫長虹;人無德不立,事無德不成,民無德不發,國無德不興,世無德不繼,無論何時處,無論何人際,道德須當先。課堂講德育,語言自必需,耳濡目亦染,教材書面語,現實生活語,網絡時髦語,學生實際語,德育規范語,教師教學語,語語恰銜接,融合課堂語,聚焦眼前景,內容包萬象,教學有計劃,層層而遞進,具體而靈活,表達富感染,論證重鋪陳,段落細剖析,意義重理解,推導和概括,歸納并總結,敘述盡莊重,抽絲剝繭中,認知得提高。然說非全部,學習重感悟,德育重實踐。語默剛剛好,動靜合中道,課堂各學子,留思索空間,即當下情境,各個觀自身,各個再體驗,德本不在遠,自覺能自律,課堂好秩序,德育真明白,德行真落實。
八 課堂上和下,貫徹終如一
課堂自有限,德育終無極。穩關鍵環節,固德行養成,無分上和下,作業并練習,學養在經常,評價應多元,事實勝雄辯,操行應重視,勤學好結果,考試自必須,立體全方位,多樣而準確,師生關系中,掌握范圍內,課堂上和下,貫徹終如一,律己以嚴格,待人以寬善,相互多尊重,德育心靈魂,育人先育心,育心養習慣,外在行禮儀,內在崇德本,尊師重道成。
九 重啟發自覺,綻放智德美
眼下青少年,生信息時代,識多見亦廣,性情呈復雜,好奇心驅使,良莠少辨析,心浪逐世界,放開難收攏,誘惑難抵御,欠缺戒定慧,學業受影響,規矩難養成,做事易慌張,教育急功利,素質遭詬病,德行無準繩。改社會風氣,促精神文明,逆道德下滑,提德育境界。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