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軍委、總部對士官隊伍教育培訓極為重視,先后頒發了一系列重要法規制度,對士官的教育培訓作出了明確規定,提出了嚴格要求。衛生士兵是士官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軍委、總部關于加強士官隊伍培養的政策優勢,主動適應新軍事變革帶來的挑戰,了解外軍專業士兵培訓發展,借鑒外軍衛生士兵培養方面的先進經驗,把準我軍衛生士兵培訓的歷史與現狀顯得尤為重要。
一 外軍衛生專業士兵培訓的歷史與現狀(以美軍為例)
1.發展歷程
美軍現代意義的戰斗衛生員可追溯于18世紀開始組建醫院服務隊,直到“冷戰”結束,職責明確的衛生員(即91B)才為人所知。19世紀中期,軍事使命顯著變化,國際維和、人道主義救援以及非戰爭軍事行動顯著增多,戰爭醫療支持模式發生了改變,以及醫療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諸多因素催生了“衛生員培訓2000”的計劃。在設置技術兵新專業時,對已有的特種部隊、空軍、海軍衛生員以及地方EMT培訓模式進行了對比論證,并結合戰爭、非戰爭軍事行動以及TRICARE的需求,完成了新專業衛生兵91W的設計。2005年,美軍“基地關閉與重組委員會”通過“Tri-Service Med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ampus(簡稱METC)”項目,并于2010年6月投入運行,每年將培養24500名學員,將對教育研究和創新以及衛生員退役后進入地方醫療體系就業產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
2.培訓模式(以91W為例)
91W衛生員要求具備勝任崗位職能的急救醫學、醫療后送、衛生部隊防護和初級醫療的四個核心能力,必須通過EMT-B認證考試。訓練要義:成為戰斗小組的核心成員;勝任縱深長的前線救護;適應性強,勝任不同醫療單位任務;使初級衛生員具備所有重要技能;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與維持自身醫療水平的能力。
3.培訓特點
其培訓特點有:一是認證與再認證且與地方接軌。美國地方EMT資格論證體系較為完善,EMT的執照、文憑與繼續教育的程序和政策各州不完全相同。二是通過多維評價促進衛生員訓練改革。一類是應用不同評價工具檢測訓練方法的效果以及新技術應用對訓練的影響評價,另一類評價是通過演習或實戰對衛生員訓練效果進行評價,第三類為聘請第三方進行評價。三是注重軍兵種特色訓練和核心價值觀教育。在完成衛生員的初級培訓之外,不同軍兵種專業衛生員還要接受軍兵種特色的專業教育及價值與榮譽教育;四是面向協同保障與聯合作戰進行訓練。組建METC的目標就是實現在一個共同標準上培養不同軍種的衛生專業人員,從而大幅度提升軍種間的協同能力,聯合作戰能力的培養則更多的是面向衛生員訓練的高級階段。五是以實戰為訓練指揮棒,處處體現“訓為戰”的理念。為使衛生員更好地適應戰場環境,履行傷病員救護能力,美軍采取強化戰前集訓;聘請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士官擔任衛生員的指導教官;安排作戰歸來的老兵到培訓機構與學員進行戰場救護的交流;注重總結與梳理戰爭經驗,從中汲取經驗、彌補不足等多種措施。六是模擬技術在衛生員培訓中得到廣泛、有效利用。模擬訓練可有效緩解臨床教學資源緊張、規避醫療風險以及普及新技術等優勢,近年來在美軍醫學訓練中得以迅速推廣,并投入巨資用于發展模擬訓練所需的相關技術。七是升級培訓。士官晉升必須實施“逐級遞進”的培訓體制。
二 我軍衛生專業士兵培訓的歷史與現狀
1.衛生專業士兵在我軍建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2年,我軍首次提出“衛生員”這一稱謂,首次將衛生員與看護員分離,首次在連隊設置衛生員編制,首次舉辦衛生員訓練班對衛生員進行培訓。1933年,頒布了《衛生員工作大綱》,第一次具體規定了衛生員的隸屬關系、職責、平戰時工作范圍和方法,至此,衛生員成為我軍編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起部隊作戰的衛勤保障任務。幾十年來,衛生員無論在新中國成立前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朝鮮戰爭、歷次邊界自衛反擊作戰,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貢獻。換言之,我軍衛生員的成長是緊隨著戰爭的考驗而興起,伴著部隊建設發展而壯大。我軍的建立催生了衛生員新生,衛生員的新生為我軍的建設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新中國成立后我軍衛生專業士兵培訓逐步走向正規化
1955年我軍實行義務兵兵役制后,對衛生員訓練也進行了改革,對陸軍、海軍、空軍明確規定了訓練員名額。從1957年起,《衛生員教材》由總后衛生部組織編寫,印發全軍使用。目前,經數次修訂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衛生員訓練隊部分)、《衛生員教材》已經頒發和推廣使用,并編寫出版了《部隊衛生員工作手冊》《衛生員訓練教學參考》《衛生員訓練教員培訓教材》。衛生員訓練與考核大綱的頒發和衛生員培訓配套教材的推廣使用,為保證衛生專業士兵培訓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使得我軍衛生專業士兵培訓有了基本依據。
3.新時期對衛生專業士兵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1年第十六次軍隊院校會議之前,衛生專業士兵的培訓沿襲以衛訓隊分散培訓為主的傳統方式,使得培訓規模過小、培訓方式單一、培訓層次較低、培訓專業過窄、培訓與使用脫節等矛盾十分突出。這說明我軍衛生專業士兵培訓任務十分艱巨,仍需我們付出艱辛努力。克服制約衛生專業士兵培訓和使用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加快推進衛生專業士兵培訓進程,改革現行衛生專業士兵培訓模式,尋找有利于衛生專業士兵培訓的新途徑新方式刻不容緩;與此同時,隨著軍隊編制體制的調整和用人制度的改革,師以下部隊許多由干部擔任的衛生崗位逐步由衛生專業士兵替代,基層部隊“官改兵”崗位增多需要高素質衛生專業士兵,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未來高技術、信息化局部戰爭對部隊衛生專業士兵培訓模式和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積極面對這一形勢,敢于迎接這一挑戰。
參考文獻
[1]Robert A. Medic for the Millennium: the U.S. Army 91W health care specialist. Military Medicine,2001(8):685~687
[2]張媛、蔡銅山、王成平等.新版《衛生員教材》的修訂情況[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9(3):85~186
[3]林中、李衛國、扈長茂.基層部隊衛生士官管理模式的探討[J].人民軍醫,2010(7):545~546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