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仿生學主要研究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形、色、音、功能、結構等,并且適當地選擇某些特征原理運用到設計中。人類許多的創造活動皆師法自然,最初的象形文字的發明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文字已發展成熟,各種字體也踴躍而出,仿生學在字體設計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多。
【關鍵詞】仿生學 字體設計結構 仿生形態
【中圖分類號】J29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7-0192-01
自然界中,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存,在不斷適應周圍不同環境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地選擇了最適宜的地方生活。生物在這樣不斷調節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較為科學的生理結構、較為復雜和高度自動化的器官系統以及色彩豐富、造型優美的外觀形態。隨著人們對生物的進一步研究,使仿生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字體仿生則是科學與美學的有機結合。
一 仿生學與字體設計
仿生學,其英文為Bionics,來自于希臘文bion,意指生命。仿生主要是從生物系統的形態、結構、功能幾個方面出發,深入研究其原理,并重新運用到設計中。主要研究范圍為人體仿生、機械仿生、化學仿生、物理仿生等。在機械仿生中還分為結構仿生、功能仿生和形態仿生。
字體設計則是在依據一定的視覺設計規律,遵循一定的字體塑造規則和設計原則的基礎上,精心安排文字的筆畫,創造性地塑造出具有清晰、完美的視覺形象的文字。設計出的字體既要能夠傳情達意,又要能表現出使人賞心悅目的美感。字體設計分為漢字文字體系和拉丁字母文字體系,這兩大文字板塊都起源于圖形符號,源于仿生。
仿生字體的設計主要運用了仿生學中形態仿生這部分。人本源于自然,師法自然而設計出的字體,人們更樂于接受和使用。仿生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字體仿生已成為仿生設計學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二 仿生學在字體設計中由來已久
遠在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產生了樸素的仿生思想,就有著文字仿生的事。象形文字可以說是產生最早的文字,中國象形文字便是借助文字象形來傳遞信息。象形文字是指將所要表達的東西用與其形狀相似的圖形來表示。可見,在遠古時代仿生在字體的設計中已得到很好的利用。
三 仿生學在字體設計中的運用特點與研究內容
仿生學“模仿生物系統的原理建造技術系統,或者使人造技術系統具有生物系統特征或類似特征的科學”,亦即“模仿生物特性的科學。”經過大自然千百萬年的風云變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優異之處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仿生學的研究內容極其廣泛,無論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整體的還是局部的,無論是結構的還是功能的,只要生物系統比技術系統有明顯的優點,值得人們模仿,都是仿生學的研究內容。
仿生學和設計學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學科,很難對仿生設計學的研究內容進行劃分。基于對所功能仿生設計學模擬生物系統在設計中的不同應用而分為:形態仿生設計學、功能仿生設計學、視覺仿生設計學、結構仿生設計學。從國內外仿生設計學的發展情況來看,形態仿生設計學是目前研究的重點之一。
形態仿生是指運用生物體(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人類)和自然界物質存在(如日、月、風、云、山、川、雷、電等)的外部形態及其象征寓意,通過相應的藝術處理手法將之應用于字體設計中的方法。
四 仿生學在字體設計中的運用
文字是人類交流信息、傳播思想的重要工具。人類最早傳播信息是采用“結繩記事”和“圖畫文字”兩種形式。在“圖畫文字”的基礎上產生了“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來自于圖畫文字,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征性質增強。如中國甲骨文的象形字“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龜”(特別是繁體的[龜])字像一只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繁體的[門]更像)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酒”字去掉三點水就像一個酒瓶里面有酒;“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人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見圖1。
字體的設計如今越來越多樣化。大
自然總是給人以啟迪,于是出現了仿藤
蔓的字體(見圖2),如同有生命
一樣的延伸和盛開姿態的字體。給人以
生機勃勃的感受。此外,還有竹節體、
蝴蝶體、珊瑚體等等。
仿生是設計創造的源泉。文字模仿
生物,表達了物體的外部特征,但不能
表意。以象形字為基礎后,漢字發展成
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書中的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假借。然而,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需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體上,以象形字作基礎,拼合、減省或增刪象征性符號而成。字體設計在發展運用中,借鑒了仿生設計元素,仿中有創,設計出的各種各樣的仿生字體,給人帶來視覺享受的精神感動的同時,也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的思考和智慧。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