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能力是指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兩者的綜合運用能力,速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閱讀能力的主要表現。
【關鍵詞】英語閱讀 速讀能力 理解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7-0095-02
閱讀能力是指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兩者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就是說,理解和速度是閱讀過程中兩個不可分割的基本要求。速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閱讀能力的主要表現。下面筆者就如何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 速讀能力的培養
所謂的速讀即快速閱讀所給的材料,可分為“掃讀”和“略讀”兩種。掃讀是有目的地帶著問題以掃視或瀏覽的方法粗略地看完一篇文章,重點放在快速找出特定信息。略讀的重點放在找出文章的中心大意,領會要點。兩者的共同點是在規定的閱讀時間內回答針對文章內容所提出的問題,以回答問題的準確情況來判斷閱讀理解能力的強弱,以讀完文章的總時間除文章的總詞數,來衡量閱讀的速度。速讀能力是閱讀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種能力。在開展快速閱讀的過程中,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1.切實做好選材工作
學生閱讀時的心理狀態是復雜的、也是脆弱的,他們渴望用所學的知識去獵取新知識。如果老師急于求成,選用較長或較復雜的材料,學生很容易興趣索然,產生畏難情緒。因此,針對學生的具體特點,我選擇讀物的原則是:讀物長度由短到長,生詞量由少到多,內容由淺顯易懂到內涵豐富,包含多種深層意思。
2.幫助學生增加閱讀詞數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給學生限定閱讀時間,選定一些適合學生水平的英語文章,堅持每節課前抽出5~8分鐘,速讀一篇文章,每周一節閱讀課,安排4~5篇短文,開展限時閱讀,這樣反復訓練,就會發現學生每分鐘的閱讀詞數在持續增加。
3.培養學生掃視的習慣尤為重要
閱讀的快慢,并不在于眼睛運轉的速度,而取決于眼睛停留時捕捉信息的多少,眼睛每停一次捕捉的信息越多,讀的速度就越快,即視幅越大,閱讀速度也就越快。因此,閱讀時可指導學生雙目掃視閱讀材料,盡量做到一行行地掃描,把視力集中在幾個詞或詞群的中間,掃視其前后的詞語,例如下面一句話: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視線落在tell一詞時,不移動眼睛就能清楚地看到其前后兩個詞,這樣一次就可以讀三個詞,但要注意的是閱讀時如果以聲音為媒介,即使是低聲誦讀或者雖不出聲,但實際上腦中已化成聲音信號的那種默讀,實際上也等于繞了一個彎子,這樣讀起來速度勢必較慢。因此,閱讀時我要求學生不應賦予單詞以聲音,而必須由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信號,將文字信號反映的思維直接映入大腦。
4.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少查字典,不要細嚼慢咽
在訓練快速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生詞時,要求學生盡力根據該詞的上下文來判斷它的詞義。我還要求學生閱讀時切勿像精讀那樣從語言內容到語言形式都要字字落實,而應把注意力放在領會文章中心詞句的意義上,抓住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促進閱讀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認知結構的特點和發展,這樣對閱讀能力的培養大有益處,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通過以上訓練,我發現學生的閱讀速度快了許多。
二 理解能力的培養
理解是閱讀的主要目的。美國著名學者Karlin在Teaching Elementary Reading一書中曾指出,理解力指的是對文章字面的和對其深層的含義的理解能力。字面理解力是指閱讀者從
字面獲得文章的中心思想所需信息的能力。深層理解力是指通過字里行間來跟蹤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的暗含意義的能力。理解力的提高實非易事,要達到有效閱讀的目的,必須下苦工。在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過程中,我做到以下幾點:
1.尋找關鍵詞
在閱讀一篇合適的材料時,我要求學生要盡力設法辨認關鍵詞,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幫助了解全文梗概的重要詞語和詞群上,以獲取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題目,段落小標題,畫線詞或斜體詞等對于了解全文或段落大意是很有幫助的。它們蘊藏著與文章大意有著某種聯系的“伏筆”。因此,閱讀時如能對文章的題目、段落標題,以及語氣轉折詞等給予充分的注意,對深化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梗概以及提高理解題的準確率十分有利。
2.確定中心思想
一篇文章一般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一篇文章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系,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各個段落中心思想的深入闡述烘托出來的。英語中,用來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的句子叫主題句。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時也在文章的末句,其他句子都是用來說明和闡述主題句的。因此在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時,我要求學生重視閱讀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但也有一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常常是貫穿于全文,因此要求學生綜觀全文,對段落的內容要融會貫通,對文章要有一個透徹的理解。類似的,每一段的主題句也常在各段的首句或末句。它們往往是段落的主題思想和中心大意。教師可根據文章內容,用“When,why,what,who”等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找出主題句,并逐步形成習慣。
3.根據具體事實和重要細節
文章確定了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后,還必須通過許多細節的信息來進一步解釋或表達主題,體現中心思想。掌握這些細節是歸納、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礎,對于理解全文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閱讀文章時,我要求學生養成辨認和記憶具體事實、重要細節的習慣,這些具體事實、重要細節是主題句的擴展,補充說明文章中心思想的主要觀點。
4.重視句中的關聯詞
利用語法過渡詞,語氣轉折詞,把握文脈。關聯詞是有一定語法意義和結構含義的意念代替詞,它們使讀者一看就能明其義,知其用,往往一些要回答的問題就寓于其中。語氣轉折詞是承上啟下,預示下文含義的“先行詞”,在該詞前后兩句的句義上來個轉折,句義輕重的分量一目躍入腦際,這對加深重點句的理解很有作用,如nevertheless,moreover,while等常表示進一層的道理;but,instead of,rather than等表示相反;for,because,since,as等表示原因;so,thus等表示結果;that is(to say)e.g,for example,for instance等表示進一步說明和例證。這些單詞引出的句子中,重點句義都出現在它們之前。因此在閱讀時,我要求學生注意這些關聯詞的使用,對文章的理解有很大幫助。
5.運用構詞法、語境等推測關鍵詞義
閱讀文章時,理解詞義是基礎。不懂得詞義就談不上理解文章。而同一單詞往往因語境不同而產生詞義變化。只有根據上下文,正確理解適應具體語境的詞義,才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生詞,但大部分生詞的詞義可以借助構詞法,文章中的語境,在理解的基礎上大膽猜測。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定義線索。如:In the hot desert,man makes his garden in Oasis,an oasis is a green spot where there is a water supply. 假如“oasis”是生詞,通過上下文就可得知,“oasis”是綠洲之意。(2)解釋線索。如:Sometimes people eat their hamburgers plain-with nothing in them.“plain”意義很多,但破折號的解釋提供了理解線索,即“不夾任何東西的”。(3)同義線索。如:The couple arrived at the party on time to enjoy the social gathering. 例如“gathering”不認識,可從同義詞party推出其含義,即“聚會”“晚會”之意。(4)經驗線索。如: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 whe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根據單詞seat,the play,再加入常識,閱讀者便可猜出theatre是“劇院”之意。
當然這樣的方法不止以上幾種,教師常在文章的重要詞匯下畫橫線,讓學生猜出畫線詞的含義,也是一種突破詞匯難關的好方法。
6.難句和暗含義的理解
閱讀時碰到復雜的長句,先抽出句子的主干部分,通過分析句子來理解。如:Early last season,I wrote a column about an act of kindness I had seen Jordan do to a disabled child outside the stadium. 借助句子結構分析法可以得知,畫線部分是上例的主干部分,即主謂結構。找出主干部分后,再分析附加成分,句子就易理解了。當然這個技巧需要一定的語法知識結構的積累才可進行。
暗含義的理解即深層次的閱讀理解,它主要考查學生的判斷理解能力。教師應向學生示范如何從字里行間收集信息,根據上下文反復推敲。同時盡力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及態度,從多方面領悟其中的含義。有時還可借助常識加以分析推理。很明顯暗含義的理解是有難度的,需要長期訓練,不斷提高判斷推理能力及敏感性才可奏效。
三 及時做好評估,把握測試要求,促進英語閱讀
評估測試主要是用來檢測教學培養目標完成的好壞,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實際能力與要求,從而了解學生的強項與弱點,為進一步完成培養目標提供有價值的判斷性材料。因此,我選擇的測試題材料恰當,難度適中,確保了必要的信度和效度。不管是主觀性還是客觀性題型,都針對學生平時閱讀中反映的重點、難點與疑點,而不是片面追求試題難度,也避免了試題過于單一、偏題、怪題等現象??陀^性測試題是通過短文閱讀直接找到答案;主觀性測試題是在閱讀短文時通過上下文,運用聯想、比較、歸納、分析來判斷隱含意義。測試后我認真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并及時給予解決,總結歸納,進一步促進提高,經過長時間有計劃、有目的的系統訓練,加快了學生的閱讀速度,促進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學生英語閱讀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Karlin.Teaching Elementary Reading
[2]Nation, P. The language learning benefits of extensive reading,199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