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培養創新型人才,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人理論聯系實際,現身說法,注重學科聯系,談談對思想政治教學方法創新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思想政治 教學方法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7-0119-01
江澤民同志在全國技術創新大會上強調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要大力發展綜合國力,要想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而思想政治學科理論性強,比較抽象,傳統的教學只注重課本知識,教學方式較單一,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對此感到厭倦,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培養創新型人才,政治教師必須著眼于教學方法的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 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政治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關鍵。因此,作為思想政治教師,我對此深有體會。比如在學習“我國的環境形勢比較嚴峻”時,我就要求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開展調查活動,看看自己生活的地區有哪些環境問題,想一想這些環境問題對人們的正常生活有什么危害,應如何解決,并設計一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公益廣告。通過這樣一個參與體驗的過程,一方面將社會的鮮活材料請進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 現身說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和學生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若向學生講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就更易被學生接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學習“子女應該愛戴和孝敬父母”時,我把朱自清的《背影》顯示在多媒體課件中,配上背景音樂,然后請學生談一談父母對自己的愛。我認為我的教學設計效果一定不錯,有點沾沾自喜。但上課后學生卻不出聲,無人回答,我感到很尷尬,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后來與其他老師討論這件事,才知道是設計得不好,學生根本沒來得及思考,我就冒然提問了,效果當然不好。若當時我能用自己的感受現身說法,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因此,在此后的教學中我較重視這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經常使用它。比如在教“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時,我向學生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有一天,我去市場買菜,覺得分量不夠,回家一稱,少了幾兩;我便回去要求補足,但買主卻不認賬了。于是我問學生,面對這種情況,該怎么做?學生們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看法。我也說出了自己的做法,向消協反映情況,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總結了學生的觀點。這種現身說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三 注重學科聯系,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想政治課需要采用符合學生特點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我們知道各個學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也可以相互運用。如果我們能夠把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運用到思想政治教學中,對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提高他們的能力是有幫助的。比如我們可以把數學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講到甲午戰爭后清政府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時,我們采用這一方法,告訴學生1兩白銀可折合37.8克,然后請他們計算2億兩白銀到底有多少噸?如果用載重8噸的汽車拉,需要多少輛車?學生通過計算,很快找到答案:2億兩是7560噸,需要載重8噸的汽車945輛。這時再讓他們談感受,就會非常氣憤,清晰地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認識到國家只有強大,才能不受他國欺負。
以上是本人對思想政治教學創新的幾點個人看法,不足之處懇請同仁批正,我會不斷地學習、探索,完善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更生動、豐富。
參考文獻
[1]鄭金洲.基于新課程的課堂教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吳又存.政治課板書圖示教學法的技巧要求[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5(Z2)
[3]吉莉莉.政治課體驗式教學初探[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5(1)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