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板書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輔助手段。語文課堂教學板書內容上應追求科學性,形式上應講究藝術性,要有審美價值。為達到這一要求,板書設計必須把握簡潔美、和諧美、線條美和色彩美。科學和優美的板書既能深化主題、畫龍點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能給學生美的享受。
【關鍵詞】語文板書 審美價值 體現 要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7-0125-02
板書,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黑板上書寫的文字、線條、符號、圖表等,是教師在課堂上傳遞信息的一種手段,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眼睛”,是教師教學中引人入勝,學生賞析課文的“導游圖”。好的板書,不僅在內容上概括剖析得恰到好處,且往往形式上獨具一格,結構精巧。它以確切的科學性,指導學生去理解課文,又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給學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啟迪,是教學藝術美的顯現。
王松泉先生曾說:“教學板書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應追求形式和內容的統一,從而給學生以審美感受,語文教師要運用美學方法設計出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的板書圖示,在教學中起到形象傳神、激情引趣、益智益能的積極作用。”
藝術的語文板書圖示最基本的要求是形式美、內容精。語言、文字、線條、符號是構成語文板書圖示的基本要素,它們構成了語文板書圖示中的形式部分。藝術的語文板書圖示的形式必須是美的,即板書的內容要講究整體布局,語言必須簡練,要言不繁,色彩搭配合理,語言、文字、線條與符號所構成的圖案要精美,給學生美的體驗和享受。
一 板書的簡潔美
恩格斯說:“言簡意賅的句子,一經了解,就能牢牢記住,變成口號,這是冗長的論述絕對做不到的。”特級教師斯霞也說:“好的板書對于提綱挈領地了解課文內容,對于把握住課文的關鍵問題,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必須慎重考慮、精心設計,板書的原則是簡單扼要、眉目清楚,切忌隨心所欲,雜亂無章。”因此,在黑板上板書要做到簡要、概括、精煉,也就是要緊扣課文,從文中挑選出點睛之筆或選用關鍵性詞語,用最少、最精的文字表達文章中最豐富的信息,最深刻的內涵,做到以一當十。所以,板書設計要學習凝練的藝術,以“惜墨如金”的態度,下工夫煉字煉句,提煉線條圖形,力求用最經濟的筆墨表達文意,達到以簡馭繁、語約義豐的效果。除簡潔外,板書的語言也要規范,合乎語法、合乎邏輯、合乎修辭、合乎習慣,避免生造詞語,濫用俗語,力求語言質樸,通俗流暢,優美而不失真。如《我的叔叔于勒》情節提綱的板書設計:
盼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這則板書不但簡練地概括了全文的情節內容,而且語言規范,充分體現了板書的簡潔美。
二 板書的和諧美
板書設計中的和諧美,主要表現在整體造型的和諧上。和諧就是美,和諧是由板書圖示各部分之間十分協調的關系構成的。在設計語文板書圖示的圖案時,教者應該考慮文章的脈絡結構、內容和前后呼應,語言的詳略、字體的大小、線條、符號等構圖要素的正確運用,力求形成一個親和力極強的和諧整體,從而達到構圖精美的境界。如《背影》的板書:
從這則板書來看,由于正確運用了線條符號,合理地安排了文章各部分內容在板書圖示中的位置,因此,其構圖在對稱中顯示出一種親和力極強的和諧均衡之美。
三 板書的線條美
線條獨具審美價值。在板書中線條是聯絡各部分的紐帶,優秀的語文教師常常運用線條與文字、符號、圖形配合,借以表情達意、教書育人。線條有直線、曲線、波浪線、實線、虛線等,這些線條除了有很強的表意功能外,還能通過視覺使人獲得某種相應的感覺。如水平線使人感到廣闊和平靜,曲線使人感到流動,斜線使人感到空間變化,此外實線給人以充實感,虛線則表示虛擬性,因此,是否正確地使用線條是板書美的重要因素,如運用恰當,線條在板書中可以形成清晰的節奏,產生韻律感,增強板書的審美價值,如《塞翁失馬》可作如下板書:
板書使“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倚”的哲理一目了然,同時,直線和曲線的配合又可使學生的眼部肌肉有一套較有節奏的運動,這種節奏能使學生從心理上產生一種流動之美,有動態美的享受。
四 板書的色彩美
心理學研究表明,色彩能引起知覺,喚起味覺,興奮大腦皮層,促進神經活動,和諧心理發展。色彩美是指恰當地運用彩色粉筆進行板書。教師在板書時,主要是運用白色粉筆,如果能適當地運用彩色筆,便能使這些單調的字驟然生動起來。中學生對色彩的要求更高,對色彩比較敏感和好奇,不同的色彩可以突出感知,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
因此,板書時應追求色彩的合理搭配,力求做到恰當、蘊藉、和諧。恰當是指板書色彩搭配合理。板書有強調作用,除白色外施加其他顏色可以突出教學重點、難點、要點、疑點。蘊藉,是指板書色彩含意深刻,富有象征意味,起表情達意的作用。和諧,是指板書色彩搭配協調,有審美價值。色彩的使用主要以白色為主,和諧配以其他顏色,做到濃淡相間、色彩相宜、主次分明,可以構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藝術圖畫且獨具審美價值,因為色彩本身有表情達意的作用而獨具強調意義和輔助功能。實踐證明,巧妙、適當地配以紅、綠、黃等不同顏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如講授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時可用粉筆在黑板設計如下板書:
水、云、鶯、燕、花、草、楊(黃色粉筆)
平、低、早、新、亂、淺、綠(綠色粉筆) 愛(紅色粉筆)
用黃色板書,可突出詩中描寫的水、云、鶯等事物;用綠色板書,平、低、早等修飾語則表現了錢塘湖的花紅柳綠、鶯飛燕舞的大好春光;用紅色板書“愛”字,則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突出了詩歌的詩情畫意。這種用彩色粉筆搭配出的色彩協調的板書,既可以使黑板上單調的字活潑起來,又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撥動審美的心弦,獲得審美的感受。
參考文獻
[1]戚廷貴.美學原理[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185
[2]劉顯國.板書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51
[3]王松泉.板書設計的美學方法[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8(11)
[4]斯霞.我的教學生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28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