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精神是人的素質這座金字塔尖上閃光的寶石,藝術素質是這座金字塔的塔尖,二者要結合在一起,需要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從技藝學習走向人格構建,建立課堂創新氛圍;從重結果到重過程,激發學生創造力的發揮;擺正藝術教育地位,把創新精神融入課堂,提高藝術教育自身水平;教師從權威到學習創新的促進者。
【關鍵詞】創新精神 藝術素質教育 藝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7-0158-01
人的素質決定了事業的成敗,這種素質是一種綜合的素質,創新精神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它決定了一個人是墨守成規,還是開拓進取,它是素質這座金字塔尖上閃光的寶石。怎樣把創新精神這顆寶石鑲嵌在藝術素質這個塔尖上呢?新的藝術教育課程標準給了我們前進的方向。作為從事藝術的教師,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轉變陳舊觀念,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以跟上以創新為宗旨、以審美為核心的藝術教育形勢。
一 從技藝學習走向人格構建,建立課堂創新的氛圍
新課程標準中,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審美情操放在第一位,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放在第二位。“情感培育是現代人格教育的核心”。人有了豐富的情感,才會有主體精神的煥發,才會博愛仁慈、負責進取、自主創新。
藝術教育應當教會學生怎樣自由地感受美、創新地表達美,把技藝的學習融入到寬松的氣氛、愉快的體驗、美好的享受中。
如美術課上學生對自己畫的方蘋果是這樣解釋的:“方蘋果放起來穩當,也好運輸?!薄澳挠蟹降奶O果,凈胡鬧!”孩子創造美的激情,被一盆冷水澆滅了,也許你的這一句話就葬送了一個未來的發明家。誰說不可能有方的蘋果呢?科學種田的農民在蘋果掛果時套上一個方模子就解決了圓蘋果運輸難的問題。
二 從重結果到重過程,激發學生創造力的發揮
很多教師在藝術教學中總是很重視最后的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生硬或直白的方法去達到追求的效果,這勢必會使教學過程過于拘泥于形式,使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想象力受到影響,妨礙藝術創造力的充分發揮。結果不是不重要,結果應是美打動了學生的內心,引起了共鳴,想要去表現美時,自然而然地達到高潮。
當學生在經歷了賞心悅目的活動過程、全身心被調動起來時,他們會主動地投入到藝術活動中,身心愉悅,激情迸發,其結果自然能充分地反映學生真善美的內心世界,并使他們的藝術創造力得到宣泄。為此我在教學中考慮怎樣通過更好的方法、更有趣的環節、更精益求精的過程設計去感染學生,引起共鳴。
例如在乏味的識譜教學中,我讓孩子們把五根手指做五線譜,把枯燥的線譜搬到了學生的小手指上,此外我還把音符畫成男孩、女孩出現在線與間上,增加了情趣。在學生音高體系的建立上,我采用柯爾文手勢幫助學生建立音高概念,把音高變為可視的。在合唱教學中,我的雙手做出了不同的柯爾文手勢,讓學生脫離樂譜看教師就能進行各種練習,方便、直觀,吸引了學生,效果非常顯著。
三 擺正藝術教育地位,把創新精神融入課堂,提高藝術教育自身水平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貫徹實施,藝術教育的地位不斷提升。但是,提高藝術教育的地位僅靠藝術教育工作者盲目自信、口頭呼吁、文字宣傳還遠遠不夠。在目前形勢下,要想真正提高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應同時從兩個方面著力工作:一方面,客觀地認識藝術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給藝術教育以客觀、科學的定位。藝術修養是人們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指征,藝術教育是提高這一修養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要提高藝術教育自身的水平,把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融入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以事實說話,開拓新思路、新辦法,讓學生熱愛藝術,提高審美情趣。我相信,一個藝術修養高的人一定很有靈感,靈感是創新的源泉。此外,藝術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素養,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思路,創新教學理念,提高藝術教育課的水平,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緊緊地吸過來,讓學生參加幾次藝術活動后,就像姜太公釣魚一樣——愿者自覺地參加,孩子因為接受了高水平的藝術教育而日益變得知情達理、通靈脫俗、創新進取,這就是藝術教育升華了的本質。
四 教師從權威到學習創新的促進者
許多藝術教師肯定在藝術水平上要高于學生,不能動輒就“我來教你怎樣怎樣”、“你的不對,看我的”……擺出一種權威的姿態,令人生厭。我們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看到個體的差異,因材施教。
學校藝術教育的目標,對于一部分有天賦的學生能很輕松地達到,并意猶未盡;而對于有的學生來講則是苦差事,很難達到目標,毫無樂趣可言。對這樣兩類學生,我們不但要從認知及技能掌握的層面上給予有差異的教學,更應從情感及創新個性培育的層面給予關注,讓有天賦學生蹦一蹦高,讓困難學生露出自信的笑容,我們的任務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自身的創造力去表現音樂。
讓藝術課多一些快樂、愉悅,少一些緊張、害怕,我們要變權威為學習創新的參與者和促進者,讓孩子們的世界更美,讓他們更熱愛藝術,更懂得創新。
愛好藝術是人類的共性,好的藝術作品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廣大藝術教育工作者共同把藝術教育和創新精神相結合,賦予藝術教育更深刻的內涵,讓創新型的人才具有更豐富的情感和藝術修養。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