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有關課堂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但目前中學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著教學過于注重形式、教學實際效率低下、學生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發展的教學低效現象。究其原因應是多方面的,這就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學策略,更新教學觀念,鉆研教材、把握教材,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為了能探尋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生物課堂教學,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 高效備課,夯實課堂有效性的基礎
1.備教材和課標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只有對教材和課標有了充分而深刻的認識,上起課來才能從容不迫、游刃有余。目前我校高二生物組在備課這一環節,把自己單獨備課與本組教師集體備課結合,討論如何突破重難點,如何對課堂進行設計,最后整理出一套高效的教案與教法,實現校內資源共享,真正做到集思廣益,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
2.備學生
要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總體水平、基礎狀況、學習興趣等共性問題,也要了解班上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能力差異等問題。要從學習情緒、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等動態上了解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欣賞學生。如在備“細胞的癌變”這一節內容時,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然后要求學生提出本節內容的難點和疑點,對學生們自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收集整理,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對“癌癥”掌握的已有知識,針對教學重點、難點與教材中遇到的問題制作出多媒體課件進行有效教學。結果這節課學生參與度極高,所需時間少,學生收獲很大。
3.備教法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適合學生的教法”就是有效的教法。備好教法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興趣、年齡特征等將講授法、自學輔導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進行靈活的整合和應用。備好教法還要利用多媒體網絡等輔助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我在備“細胞的增殖”這一節課時,確定以學生自學輔導法為主、講授法為輔。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我采用Flash動畫輔助教學,然后讓學生用細鐵絲、橡皮泥等動手制作細胞核、染色體模型,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視覺、聽覺、感覺來完成對知識的學習。
二 精心設計學案,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通過問卷調查,每節課能進行自主預習的學生不到50%,有一半學生漫無目的地聽課,學習沒有針對性,這造成了課堂的低效現象。但通過實施預習導學的方法后,情況大有改觀,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學習時有章可循,知道哪些是重點和難點,聽課效率大大提高,從而節約了授課時間。因為不少學生有了充足的課前準備,課堂回答問題的知識面也拓寬了,獲取的知識更豐富了。
三 營造課堂氛圍,提高教學交流的有效性
教師要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就要轉變傳統觀念,打破正統的教學方式,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和諧、激情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師生間的互動交往不能追求形式上的熱鬧,而應追求實實在在的質量和效果。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通過風趣的語言、幽默的動作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再將他們的興奮點遷移到學習中。如在執教“血糖平衡的調節”這一內容時,我與學生一起做糖卡,又與他們一起做翻糖卡的游戲。在師生有效互動的氛圍中,我發現師生間的感情深了,學生與老師平等了,問得更大膽了,回答問題更踴躍了,創造性也顯現出來了,那些平時不敢不善于問老師問題的學生也變得滔滔不絕了,教學任務完成得更好,課堂的有效性不言而喻。
四 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內容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它在生物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進行至關重要。新課程標準要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目標的有機結合。目標設置要體現不同教學階段、不同章節的特點,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教學,應切實保證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五 科學設計問題,提高問題設計的有效性
設計富有啟發性、有效性的課堂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入課堂教學的主題。第一,問題設計要準確有用,要能解決,切忌隨意提問。第二,問題難度要適宜,提出的問題,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或經教師的引導能回答,防止過易或過難。第三,問題設計的主體要大,要有層次性。即問題的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到不同水平的學生。第四,提問的時機要恰當,提出的問題要與知識學習的進程一致,提問的時機應在學生似懂非懂、想說難說
的時候。第五,問題要靈活多樣。要有多種形式,從多種角度提問,可分個別提問和分組討論型。如,我在講“人類遺傳病”時,開始就以“色盲”導入新課,接著提問:“你知道色盲是什么病嗎?肺結核又是什么???遺傳病和傳染病相同嗎?你還知道哪些遺傳?。俊边B續提問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迫切想知道這種熟悉的生活現象,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這種形式的提問,不知不覺把學生引入生物課堂教學的內容中。
怎樣構建生物教學的“有效課堂”應是生物教師的目標,怎樣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是我們永恒的追求。總之,生物“有效課堂”的構建策略主要從“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兩個方面來進行,只有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自主、充滿活力的課堂,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