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文化課。通過美術課對學生進行系統集中的審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和想象力,豐富審美情感,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拓寬知識視野。下面就本人多年美術課教學中的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小學生進行繪畫或雕塑練習,必須先觀察對象。觀察是學生認識對象、描繪對象的主要途徑,學生只有通過觀察和認識對象,才有可能較好地表現對象。
因此,在美術教學中,首先應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觀察,借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一般受過良好美術教育的學生,在美術創作時,觀察事物就較敏銳、細致、正確、完整;對形狀、明暗、空間、色彩的區別、判斷、理解、分析也比較準確。
二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前進并且是知識的來源。”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尤為重要,低年級學生繪畫表達的完全是他們內心思想的真實再現,教師應該尊重他們的想象力,從而培養他們對美術的興趣,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三 組織寫生是提高學生美感的有效途徑
組織寫生,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接觸社會、接觸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美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我認為,藝術是來源于對生活的情感,任何作品都和作者本身的情感緊密相連。在組織學生對家鄉風光寫生時,我啟發學生把樹木的千姿百態理解為舞蹈演員婀娜的舞姿;岸邊的小道猶如姑娘的彩帶;藍天上飄動的白云,恰是一池碧水上仰臥著的朵朵荷花……如果學生感到自己是處在如此的詩情畫意之中,會頓時感到心曠神怡,美的情感油然而生。學生一旦用美的情感來指導作畫,那么對生活的愛、對祖國美麗河山的愛,就會充分地躍然紙上。實踐證明,抽象的理論有時無法征服學生;豐富多彩、看得到摸得到的事物,卻能打動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內在的愛美之心,增強他們的愛國之情。
四 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是一種把造型藝術作品作為審美對象的、感覺與感情為主導因素的心理活動形式,它與教師的引導和兒童對事物的認識、理解緊密相關,我們不妨從兒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發展方向來分析掌握兒童的欣賞習慣和欣賞特征。
第一,強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兒童的欣賞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藍藍的天、紅紅的花、綠茵茵的樹木、黃澄澄的果實,鮮明艷麗的顏色常常使他們感到欣慰和喜悅,樂于接受,如果我們把黑白圖片和彩色圖片同時放在他們面前,他們會對彩色圖片反映強烈。
第二,兒童在欣賞過程中,往往注意某個細節的觀察而忽視整體或注意整體而忽視細節。如一年級兒童在觀看繪畫作品《美麗的風箏》時,他們全被風箏上色彩艷麗的花紋吸引,以至于忘記了手帕的存在,變成了看花。四年級的學生欣賞工藝作品——刺繡時,結果他們全把刺繡作品當做繪畫作品看。
第三,兒童在欣賞過程中,通常是憑第一印象的感覺來欣賞作品的,無意識屬性強,受情緒牽制的隨意性大。他們對作品的感受總是激動片刻、粗略領會便心滿意足,未能仔細琢磨,對作品的感受能力難以在較長的時間內持續增長。
第四,兒童在欣賞過程中,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見聞認識及由畫面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評判。對那些反映他們熟悉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的兒童畫或同學、朋友的優美作品,他們大都能接受,并常常用來作為自己的范本。為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感受,視覺記憶常常需要伴之以聽覺記憶。尤其是欣賞古今中外名作,沒有教師生動有趣的語言幫助,兒童對藝術作品的感受也不會很深。兒童之所以喜歡欣賞美的造型藝術作品,是由于生動直觀的視覺表象容易喚起他們的心聲,但并非每種藝術作品兒童都愛欣賞,都容易接受。只有根據兒童的年齡、心理特征,根據兒童的知識水平和智力水平習慣,不斷加強欣賞指揮,才能有效地完成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任務。小學生天真幼稚,求知欲旺盛,對各種新鮮事物懷有濃厚的興趣。這些心理特征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常常反映出來:年齡較小的兒童喜歡強烈的刺激,他們對于色彩艷麗、對比性強烈、明朗、簡練、結構完整的繪畫作品,外表華麗、富有兒童趣味的工藝品很是喜愛。所以,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時,應該對欣賞的內容有所選擇,要講究課堂組織教學的藝術,這樣,藝術作品美的因素才能得以充分發揮,才能啟發學生思維,陶冶情操。
五 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
繪畫是一種藝術,是學生心理世界的反映,是培養繪畫能力的主要途徑,它對陶冶情操,創造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繪畫由興趣產生,所以要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首先要鼓勵學生天天畫,自覺畫,色彩感受力的培養也很重要。用方形和圓形組合汽車時,有的學生喜歡黑色,就把汽車染成黑色,整理后感覺壓抑,視覺效果差,這時教師要先整體表揚,再讓學生對比就會自然認識到不足,盡量指導學生一次成功,干凈整潔,富有情趣。
總之,小學美術課教學要在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生理、知識水平和認識水平等特點基礎上,以直觀性教育原則為主,把審美教育貫穿于美術教育的始終,才能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才能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才能使之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現代化建設的合格接班人。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