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藥物化學是中職藥劑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本文通過對教學難點的分析,提出精選內容、提煉要點、啟發引導、注重評價與實踐等多種教學對策,激發學生對藥物化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以提高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 藥物化學 難點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07-0190-01
一 難點分析
第一,教材因素。藥物化學是藥劑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但課程比較專業,書中復雜的結構式致使學生產生極大的恐懼感,部分段落敘述語句過長、可讀性差、易產生歧義等情況。且藥物化學的教材體現出與藥劑專業學生的工作崗位要求直接影響不大。學生在上課前預習時有91.2%的學生感到很難,并且認為自己學不好。
第二,教學模式。傳統中職藥劑專業教學模式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唯知識”的教學模式。“唯知識”教育質量觀的導向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必須予以改變,代之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勞動技能為主的教育質量觀。二是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性。傳統的“滿堂灌”教學能讓學生掌握知識、應付考試,但也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而“藥”關乎人命,僅掌握知識遠遠不夠,還要能應用到臨床中。
第三,學生素質。中職學生普遍初中化學基礎差,對化學的學習存在恐懼。學生的學習難點在于化學結構式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甚至有些學生連元素周期表前20個元素符號都不知道,更何況是復雜的藥物化學結構。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習藥物化學課程,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
二 教學對策探討
第一,根據大綱,精選內容。教師在教學前應熟悉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大綱要求精選內容,減少學生的恐懼感。而教學大綱中提到的教學目標:熟悉常用藥物的法定名稱(商品名稱)、結構特點、主要用途和貯存原則;掌握常用化學藥物的有關理化性質等,即可歸納為藥名、結構特點、用途、貯存及理化性質。在教學時根據大綱的要求,精選教學內容,不需照本宣科,對教學內容有所選擇,突出教學重點,增加教學內容的層次感。
第二,針對學情,提煉要點。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教材中對具體藥物沒有分點介紹,而是連續幾百字的描述,使學生感到無從下手,教材中有些內容還加入了化學反應方程式,這更讓學生頭疼。針對這些情況,筆者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歸納提煉,讓教學內容變得有條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第三,啟發引導,提高效果。啟發引導非常重要,在教學方法上,要采用幻燈片、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啟發式、導向式、案例式教學,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自學能力的培養。筆者運用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首先歸納出常見的醛基、羧基、酚羥基、芳香第一胺基、酯鍵等12個基本官能團結構,并要求學生記住。然后在具體的藥物結構講解時,讓學生在藥物復雜的結構中主動發現這些基本官能團結構,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增加成就感,還可以使學生消除對化學結構的恐懼感。最后,通過介紹基本官能團的性質,讓學生討論整個藥物的性質。
第四,注重教學評價方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把內容講完,更重要的是能夠適時、正確地評價學生接受了多少,消化理解了多少。所以要建立起有效的教學評價方案,及時、準確地對所講內容作出評價,調整教學進度,提高教學效果。通過改變傳統的考試模式,打破每學期只進行的期中、期末考試的固定模式。采取課前測驗、章節性測驗、階段性測驗、不定期的隨堂抽查測驗、課堂提問等可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要注意記錄學生的成績,講評測試內容,鼓勵調動后進學生。而在考試題型上除了沿用以往名詞解釋、選擇、填空、問答等模式,還可加入通過藥物分類寫出代表藥、從代表藥寫出藥物分類等多種樣式。改變以往的考試方式,活化考試內容和模式可以幫助提高藥物化學的教學效果。
第五,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多數中職學生對實驗課有很高的積極性,對自己動手做過的實驗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抓好藥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認真做好每個藥物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印證理論。以學生感興趣的事情作為切入點,認真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實踐,對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加強學生藥物化學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外,筆者在實踐教學中設實踐考核是為了促進學生能更加認真地參與實踐操作的學習,強化技能操作的規范性,同時引起學生對實踐操作的重視。
三 討論
針對藥物化學教材繁復、教學模式過于簡單、學生素質普遍偏低等教學難點,筆者做了一些努力,通過精選內容、提煉要點、引導啟發、注重教學評價和教學實踐等,使教學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學生普遍反映學習起來不吃力,好消化。學習成績對比往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耿廣軍、何常福.中職藥物化學教材的局限性[J].藥學教育,2005(5)
[2]徐曉偉.新形勢下中職藥學教學模式淺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2(13)
[3]劉運美、唐圣松、鄭興等.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0)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