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院校中貧困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關注群體,對于他們,我們要有正確的分析,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來適應這個社會。并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阻礙,很好地適應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
【關鍵詞】高職院校 貧困生群體 現狀分析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5-0033-02
一 高職院校貧困生現狀
1.高職院校貧困生人數逐年遞增
高校的貧困生工作已經是作為學生工作的重點之一。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高校的貧困生的比例只占總人數的5%,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個人數有所攀升,根據1994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資助困難學生交流會上提供的信息,貧困生的人數達到了10%~20%,將近60萬人。2002年人數達到了300萬人,平均已達到25%,2009年,貧困生的比例接近30%。高職院校的貧困生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原因一,目前國際的經濟發展不是很景氣,大量大學畢業生的就業不是很樂觀,家長越來越重視技能教育,有一項技能學到手,即使不到公司工作,也會自己獨立創業,就業的機會更大,并且對于家庭不是很富裕的家庭,高職院校的學習成本也會相對少些。原因二,現在國家的教育體制正在轉化,重視職業教育,大力發展一些高職院校,培養德技全面發展的學生。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重視發展技能教育和動手能力。原因三,社會現在企業的招聘方向主要以技術人員為主導,尤其我國大力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一些重工業企業需要大量的機械類技術人員。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主要面向技術類,生源不斷擴大。基于這幾種的主要原因,現在高職院校的貧困生人數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點。
2.高職院校貧困生產生的原因
在高職院校的貧困生中,由于自身因素的不同,導致貧困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大概分為幾類。
第一,自然災害和地域的影響。有些學生的家庭處在常年干旱和貧瘠的地域,如,遼寧的朝陽市就是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和氣候影響的地區,被列為貧困地區,此地區主要是山區地形,經濟發展受到阻礙,主要以農業為主,氣候是十年九旱一澇,在此地區的家庭大部分都是貧困的,這樣的家庭的孩子在高職院校占了很大一部分。
第二,家庭環境的影響。據不完全的統計,我國現在的離婚率達到了10%,這是相當高的一個數值。離婚帶來的一個弊端就是影響孩子的發展,父母離異后,有的雙方家長都不愿意撫養孩子,是孩子寄養在親屬或者祖父母家里,孩子的上學和生活的費用成為一大難題。還有一種情況,單親家庭,只有一方父親或者母親,經濟實力相對較弱,這幾種情況也是高職院校的學生貧困的原因。
第三,意外事件的影響。在高職院校的貧困生中。有一部分的致貧原因是由于意外事件的發生,如,家庭破產、意外事件發生,如地震、車禍等。這些是我們在生活中不可預料的。
3.高職院校貧困生學習、生活情況
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還處在青春期內,對于家庭的貧困情況的反應各有不同,有一部分學生能夠積極面對自己的困難,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在外做兼職,減輕家庭負擔,充實自己的校園生活。有一部分學生不能面對自己的貧困,虛榮心較強,不想被人瞧不起,不想讓同學們知道自己家庭貧困,一味地裝有錢,玩游戲,不思進取,反而增加了家庭的負擔。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自己的貧困而感到自卑,不與人交流,產生嚴重的交往障礙,沒有大學生該有的活力和陽光,只想到比較陰暗的一面,極易出現心理疾病。還有一部分學生,心里的想法較扭曲,他們認為家庭貧困,別人就應該幫助他們,學校的助學金等就應該給他們,對于他人的幫助不感激,認為是理所當然。我們應該正視這種現象,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 高職院校貧困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1.貧困生認定依據的可信度難以保證
一所高職院校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開學初學校統計貧困生情況,上交各種貧困證明等,班級50名同學,報名的就有30多名,并且材料都符合學校和國家的規定。可在報名的學生中,穿著名牌衣服,拿著高端手機,我們很難把他想成是貧困生。當問到有些同學時,他們卻說看別人都報了,我就報了,反正能開出來的。這種情況對學校認定貧困生是有難度的,無法確定學生的真實貧困程度。這些貧困材料開出來,有的是找關系或親屬,影響了判定貧困生的真實性。
2.學生獲得助學金不能發揮其所能
獲得資助的一些學生,當錢拿到自己手里的情況下,不但不交給家里來減輕負擔,反而隨意的揮霍,如請客、買高檔的衣服或手機、電腦等,使這些錢不能用到關鍵處,這是貧困生的認識不夠,意識不強,不能學會如何安排這些資助。這也是現在貧困生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3.助學貸款不能按時還,缺乏誠信
高職院校的貧困生一旦畢業,有部分學生就失去聯系,對于當時辦理助學貸款的貧困生的還款情況出現偏差。有的同學惡意拖欠還款金額,使國家的經濟財政受到影響。同時銀行也對大學生的誠信產生質疑,對于以后的貧困生在貸款時,取消的多個貸款的名額,有的銀行甚至取消給大學生提供助學貸款。
三 高校貧困生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對于貧困生的認定工作要公平性和合理性相結合
第一,根據學生出具的貧困證明的相關材料,以及學生生源地的最低生活保證標準,還有班級同學從接觸以來對這
位申報貧困生的同學生活上的觀察,如在消費、吃飯等方面,全面的建立學生的貧困檔案,來開展貧困生的認定工作,保證貧困生認定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第二,有些貧困證,如城市低保證、農村低保證、烈士證、孤兒證等,這些證件都是經過國家嚴格的把關才下發的,是具有很大的權威性的。在進行認定等級時,我們應優先考慮這些學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對象。同時考慮不同的地區的消費水平不同,來確定貧困生及貧困程度。
2.對于評選出來的貧困生,采取動態的管理辦法
對于平時的生活和學習根據開始建立的檔案,進行跟蹤民意管理,動員學生干部和同寢室的同學對他進行監督,經過一定時間的考核和評審。一旦發現有違反貧困生標準的行為發生,即進行教育和制止,屢教不改者將取消其貧困生資格。如隨意請客、高水平消費、把錢用在不良的行為上等現象,我們將取締他的貧困生資格。
3.開展德育教育和誠信教育
我們不僅要關注貧困生的生活情況,他們的心理情況我們也要嚴加關注。因為貧困生產生的消極心態,會導致一些惡性事件的發生。在教育貧困生時,我正確的引導他們的思想,經常開展一些團體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給予他們以鼓勵,使他們的心理在承受家庭的貧困時,讓自己更堅強、更陽光。加強貧困生的品德教育、誠信教育,這也是我們解決高校貧困生所面臨的問題的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材〔2007〕8號)
[2]國務院.關于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2007〕3號)
[3]苗福生.貧困證明的信任危機[N].中國財經報,2006.8.7
[4]張春生、聶風華.高校學生經濟困難程度評估方法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1)
[5]陳秋萍.淺析高校偽貧困生的成因與防范[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1):72~75
[6]呂大權、劉玲玲.淺析高校貧困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經濟師,2012(5)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