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們在探討中國古代體育發展過程中的諸多因素時,有一個文化現象并未引起廣大學者充分而積極地關注,那就是古代帝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不僅對社會政治和經濟產生過重要影響,其對體育的發展也產生過一定影響。本文作者通過閱讀大量的參考文獻和資料,發現中國古代帝王對古代體育思想的發展和運動項目的盛衰作用不容忽視。通過此課題的研究,本文探討了統治階層對體育發展的影響,揭示古代體育發展過程中又一重要因素,并以期達到為古代中國體育發展的理論研究盡微薄之力。
【關鍵詞】古代帝王 中國古代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8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5-0198-01
一個國家的體育是展現社會的一個窗口,我們可以從這個窗口中窺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等方面。換一種說法:一個國家的體育發展的興衰以及活動方式的變化都和這個國家的整體文化有關。所以說,當一些古代帝王對古代體育不夠重視或壓制時,體育的發展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從而影響體育項目的開展和提高。
一 宋明理學影響體育的發展
1.宋明理學簡述
理學首先始于唐代,在北宋的周敦頤和程顥、程頤,至南宋孝宗時大盛,并取得獨尊地位。在這其中,南宋的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創立了以儒學為核心的儒、釋、道相互滲透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
2.宋明理學使體育與人們生活日漸疏遠
宋明理學的一個重要思想是“存天理,滅人欲”。這對人們積極主動從事體育活動顯然起到了束縛作用,阻礙了民間體育活動的發展。而“滅人欲”,就是要人們平時放棄一切物質享受和文體娛樂活動,而提出“主靜倡敬”的觀點,認為唯有“靜”和“敬”才是正道。
同時,還要求人們安分守己,放棄改變生活的要求,這與體育本身提倡運動的宗旨相背離,這種主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體育生活的追求。不僅如此,朱熹認為世間萬物的存在都是命中注定的,無需刻意地改變它。朱熹還談到的一個思想就是重文輕武論。朱熹說,“士患不知學”,怎樣學呢?要“關了門,閉了戶,把斷了回頭路。”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重文輕武的惡果乃是朱熹的理學主張所致,同時重文輕武的思想損害了人的健康,使得體育本身的功能無法很好地發揮。
二 秦始皇暴政對體育發展的阻礙作用
1.秦始皇收繳武器對民間體育的影響
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是一種以技擊為內容,通過套路、搏斗等運動形式,來增強體質、培養意志的民族傳統體育。武術運動的發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人們習武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征服敵人。
秦始皇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一點,緊接著他在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后,便采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來鞏固國家政權,鞏固自己一手打下來的江山。首先實施的“收繳天下的兵器”就是其措施之一。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王“墮名城,殺豪杰”,“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庭宮重”。帝王命令收繳天下兵器的目的是很明顯的,就是在民間禁武,從而有利于其更好地鞏固自己的政權,在客觀上影響了民間武術器械套路的發展,特別是以刀、槍、劍等金屬器械的武術器械套路的發展,以及民間流傳習練的器械套路拳種產生斷流,因而它對民間武術的發展起著嚴重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2.秦始皇的嚴酷統治對足球運動的摧殘
秦始皇的嚴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變法以來,法令十分嚴苛,一人死罪株連三族,一家犯法鄰里連坐,百姓動輒被罰充苦役或慘遭酷刑。在這樣的政治高壓下,秦始皇鉗制人民的思想,焚書坑儒,秦始皇把嚴刑峻法施之于思想領域,大肆統制思想,禁錮思想自由。人們在思想上就被奴役,以至于人們喪失了追求體育運動的意識,從思想上放棄了開展體育活動。人民敢怒而不敢言,社會氛圍凝重。再加之秦始皇防止人民聚眾造反,竟不許人們互相招呼和聯絡,“道路視之以目”就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那么至少在戰國后期就流行起來的足球在秦朝的史籍中竟不見任何記載。
三 結束語
體育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一項蘊涵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綜合性人類行為。正因如此,體育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了要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結下不解之緣。而古代帝王處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擁有著無與倫比的權利,一言九鼎。在帝王這種制度要求下,帝王就是法律,可以主宰一切;帝王就是權力的壟斷者。因此,古代帝王對古代體育運動態度的實施政策才是決定體育發展的真正動力。
參考文獻
[1]劉秉果、趙明奇.蹴鞠: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M].北京:中華書局,2004
[2]李成銀.中國武術咨詢大全[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
[3]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編撰.中國武術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