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3P教學模式和任務型教學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他們有著不同的框架、各自的理論基礎和特點、不同的教學原則和步驟。通過比較和分析得出,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學模式,因此被列入了新課程標準。
【關鍵詞】3P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法 框架 特點 步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5-0083-01
隨著人們的想法和需求發生了變化,語言教學方法也隨之改變。由最初的語法翻譯法、聽說法、3P教學模式到任務型教學法。《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盡量避免單純教授英語語法和語言知識,而是要通過任務型教學途徑完成英語教學。本文主要討論3P教學模式和任務型教學法不同的框架、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教學原則和步驟,通過比較分析達到自如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的目的。
一 不同的框架
1.3P教學模式
3P教學模式屬于交際教學法,主要包括三個環節,即呈現——練習——輸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教學內容劃分為這三個階段來實施。在呈現階段,教師先呈現語言項目并進行講解和說明,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在練習階段,教師通過小組活動等各式的形式讓學生參與,以達到熟練掌握語言項目。最后的輸出階段,讓學生將該語言項目靈活運用于口頭或書面的表達。
2.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法是從20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Willis提出了任務型教學的三個環節,即前任務階段——任務環階段——語言焦點階段。教師先把話題和任務分配給學生,并幫其準備相關的詞匯、句型等。在任務環階段,分Task——Planning——Report三個部分,即給學生語言表達的任務,為即將開始的報告作準備,最后讓學生傾聽不同的表達,擴大語言信息量。語言焦點階段包括分析和練習,通過分析和練習,將語言形式和功能內化到知識結構中,對課堂新知識起到鞏固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二 不同的特點及比較
1.3P教學模式的特點
主要有三個方面:(1)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中心,對語言目標一一進行講解。先呈現語言項目,然后讓學生練習,最后讓學生用該語言項目進行表達。(2)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的,故屬于練習;注重語言形式,缺乏語言運用。為了突顯語言結構形式,往往制造不真實的語境。(3)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模式簡潔明了、易于操作。
2.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特點
主要有三個方面:(1)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任務的設計者與引導者。(2)強調學生用目標語言來完成任務,進行真實的語言交際,教學重心從形式轉到意義,鼓勵學生大膽開口,不怕犯錯,大膽用目標語言表達想法。(3)任務型教學不僅要求培養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更強調發展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
3.兩者的比較分析
傳統的3P教學模式中,主要是老師講解,學生練習,以此達到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的目的,強調語言的機械練習,不斷進行語言的輸入,忽視了學生的認知參與,勢必讓學生感覺枯燥。而任務型教學則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接觸語言,通過聽、說、讀、寫對語言進行認知加工,通過觀察,分析概括規律,在反復實踐中掌握,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場景,解決具體的問題,教師只是環境的創設者,這便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 不同的教學原則和步驟
1.3P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課程標準英語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為例,談談3P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運用。(1)介紹Mandela的背景故事,把單詞和句型呈現給學生。(2)然后就新單詞和句型進行反復的練習,以個人或者是小組的形式展開。(3)學生閱讀前,教師提出問題“What makes Nelson Mandela a modern hero?”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檢測對課文的理解。
學生通過學習語法、句型結構等語言形式來學習英語,倡導老師講、學生學,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以往教學活動都是在教師的引導和控制下完成的,所以對于學生的需要和感受沒有重視,忽視了學習中學生的地位,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任務型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為例,談談任務型教學在本課中的運用。(1)情境導入:讓學生看兩幅圖片,想象如果發生地震,圖中的物體會發生什么?(2)讀前準備:1.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before an earthquake?(3)快速閱讀:1、Task 3:1. In what order was the passage written?2. What is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4)細節閱讀:讓學生完成按照Before the earthquake,While the earthquake,After the earthquake完成表格,找出震前、震中、震后所發生的事情及結果。(5)課后討論練習:Task 5:小組活動,通過討論使學生對詞匯、語法及課文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從以上的比較來看,任務型教學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在活動中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的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和以活動為方式”的新型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顯示出其優越性。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