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古詩詞以精煉的語句、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感、高遠的意境,傳承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是中國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贊歌。余秋雨先生說:“在歐洲,作為古代經典最醒目的標志,是一尊尊名揚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國歷史上毀滅性的戰亂太多,只有一種難以損毀的經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詩文經典。這些詩文是蘊藏在無數中國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傳遞性的誦讀,便是這些經典連綿不絕的長廊。”小學校園是基礎教育的重陣,如何讓古詩詞這一傳統文化在小學校園里得到傳承與弘揚,是筆者從事小學教育十余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 利用古詩詞教學,激發學生古詩詞興趣
小學語文課本收錄了一百余首優秀的古詩詞,另外還附錄了80篇推薦篇目,這些古詩詞盡管膾炙人口,語言淺顯,適合少年兒童,但是對于一部分孩子來說還是難讀、難懂,從而造成他們對古詩詞敬而遠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讓孩子從這些古詩詞學習中找到興趣,那將是古詩詞教學的最佳捷徑。
首先,需要教師在指導學生誦讀古詩詞的時候,抓住古詩的韻律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吟誦《江南春》(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小小的篇幅著眼于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晴景中,到處是鶯啼,無邊的綠葉映襯著鮮艷的紅花。臨水有村莊,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風中,酒旗在輕輕地招展,這是多么明麗的江南啊!雨景中,金碧輝煌、廟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給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朧迷離的色彩。其結果必定感染學生的心靈,激起他們強烈的感情。于是,他們也很想嘗試著去讀一讀,那么,教師一定要在激發學生“愛讀詩”方面下大工夫。
其次,需要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善于創設情境,使學生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池上》一詩時:“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這首小詩雖只有二十個字,但卻妙趣橫生,童真畢現。如果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讀會、背會,然后再讓學生把詩意抄下來:“一個小孩撐著一只小船,去偷了人家的白蓮花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蕩開了,留下了一條印痕,暴露了自己的蹤跡。”最后再讓學生把詩意背會。這樣似乎也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學生對詩本身的興趣卻大大減弱了。學生讀之無味,學之無味。如果我們的教師多一些心思,多一些策略,學生的興趣會如何呢?如:讓學生化身為村童來演一演,想象著是如何悄悄穿過層層的碧葉,是如何眼波流轉偷摘那朵朵嬌嫩得叫他實在忍不住的白蓮花,又是如何心有千千結地希望能夠“藏蹤跡”,從中感受那份天真、童稚,學生對詩的理解加深了,興趣也隨之而來了。這樣的話,學生還會對古詩敬而遠之嗎?
二 利用晨誦,讓孩子從誦讀古詩詞開啟美好的一天
如果單靠課堂上學兩首古詩的話,遠遠不能把我國古詩詞的精華領會于心。所以,我每帶一個班,都會讓學生在晨誦時間讀一些古詩詞。每天所讀的內容我會提前準備好。讀的時候,讓學生運用多種形式來讀。首先,我會通過“班班通”給學生播放一些和詩有關的畫面。其次,我會和孩子共同吟誦一首詩歌,以親切的對話開始當天的古詩詞朗誦。接下來,學生會按照屏幕所出示的內容來誦讀古詩詞,在這些古詩詞中,首先出示的是劃過節奏的,然后出示沒有劃過節奏的。讀的過程中,學生會按照自己的顏色密碼有序地來讀自己要讀的內容。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利用晨誦這段時間,有效地提高了誦讀古詩詞的技巧,也從中領略了古詩詞的語言魅力,學生在身心愉快的過程中度過了清晨,開啟了美好的一天。
三 利用豐富的活動,讓吟詩成為一種習慣
正因為我國古代的一大批詩人,我國才有了世界聞名的古詩詞文化,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都要傳承與弘揚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還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相關活動,如:成立校園詩社、置辦古詩學習小報、古詩接龍、和家人一起學古詩等,都可讓學生學習古詩詞時由被動變為主動,由間接變為直接,讓詩情畫意充滿學生的生活。另外,還可以通過欣賞對聯、學寫對聯、收集歇后語、猜謎語、走進古代詩人等活動形式,縮短古今語言時空差距,輔助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古詩的能力,真正使吟詩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四 利用校園文化,讓校園飄灑詩的芬芳
校園作為傳承文化的圣地,要讓“古詩詞”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這里得到傳承與弘揚。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的一大建設內容,我們可以將古詩詞文化滲透其中。如,在學校的大門兩側可以掛一副寓意深遠的古詩詞對聯。在學校墻壁我們可以把經典古詩詞以“一詩一畫”的形式呈現出來。校園里勵志性的標語也可選擇合適的古詩詞。教學樓的走廊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起來,比如我校在教學樓二樓的走廊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文化長廊:主題是“穿越四季”,即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副題是“一詩一畫一節氣”,將24節氣按順序呈現在走廊的墻壁上,每個節氣都配有相應的一幅畫和一首詩。在這里,文學與美學盡在其中,更重要的是,這面墻讓孩子們重溫了傳統文化,激起了他們的愛國情懷。
環境能夠造就人,學生在一個處處都飄灑詩的芬芳的校園里學習、成長,相信他們也一定會受到詩的熏陶。
五 利用教室墻壁,讓教室留下古詩的足跡
教室是學生在校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利用教室墻壁,讓學生沿著古詩詞的足跡一步步領會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在我所帶的班級教室里有一則杜甫的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一則激勵學生多讀書的標語,學生看到這句話,就會提醒自己平時要多讀書,同時,也會想起杜甫,想起杜甫的詩。利用后黑板的一角,可以專門設下一塊名為
“每日一詩”或“每周一詩”的小版塊,讓學生從這個小版塊里積累古詩詞知識。我們還可以利用教室墻壁的一個角落,設一個名為“我是小詩人”的版塊,這里可以張貼學生自己寫的詩,無所謂寫得好與壞,關鍵是讓學生保持一份熱情。
一個沒有傳統的民族是可憐的,一個擁有傳統卻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要珍惜古詩詞這一傳統文化,使古詩詞文化在小學校園里得到傳承與弘揚。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