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一門有關審美的學科,對于文章的認識與體悟也是一個感性的過程,在教學中適當引入情感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從情感引入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分層次剖析如何有效地讓情感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來。
【關鍵詞】情感 引入 語文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5-0108-01
一 指定目標,廣泛摘抄
有效的情感引入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對于優秀的文章有針對性地選取并摘抄,才能讓學生們領略到語文的魅力。
首先,老師要幫助學生們選擇推薦有必要了解與涉獵的文章,學生知識面與閱讀量有限,對于怎樣的書籍是真正有教育意義并且有含金量的,學生并不容易清晰辨識,這時就需要老師充分發揮其指引作用。對于指定怎樣的書目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原則:(1)書籍的難度與深度應符合學生的知識層面;(2)書籍要較貼近學生生活,能引起他們的共鳴、激發他們的興趣;(3)所指定的書目中應當含有豐富的情感體驗,這是十分關鍵的,只有這樣,這些書目才能很好地為情感引入教學提供文本參考,發揮它們的作用與價值。
指定目標后,就需要學生來將它們落實到位,認真品讀這些優秀文章。在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摘抄好的語句與段落的習慣。學生們會選擇摘抄的內容都是能真正觸動他們的,這些語句中含有很多的情感體驗,要么是他們覺得描寫的很精彩的部分,要么就是那些打動他們的,讓他們感受到情感共鳴。學生養成摘抄的習慣,在閱讀時首先是對文章內容的一個鞏固,這些好的語句對于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也很有幫助。這些帶有深刻情感體驗的句子也是教師在展開情感引入教學時可供利用的良好素材,為教師的教學做良好鋪墊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這些文章的魅力。
二 烘托氣氛,誘發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那些飽含深刻情感的文章或段落,想要讓學生們真正領會到其中的意蘊,需要教師們營造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課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出自名家的名篇,這些素材是很好的語文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領會作者筆下的景色、人物或事件,很多文章有很深的內涵,也有很深的情感,然而想要讓學生能真正領會到作者當時的心緒與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不僅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烘托出好的課堂氛圍也十分有必要。如果是較為悲情的文章,那么課堂氣氛也需要相應配合,烘托好的課堂氣氛只是前提,誘發學生情感則是目的。在合適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深切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才能真正達到情感教學的目的。讓學生多朗讀相關的語句或段落,讓學生們談談自己對于文章的感受與體會,談談自己對于文字背后的情感的認識,能很好地誘發出學生的情感,在表達的過程中不僅有學生對于文章的思考,更能傳遞出經過思考后個人真實的感受。
三 精心設計,自然導入
在進行情感引入教學時,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這樣才能讓情感得到更好的傳遞,然而在傳遞情感時又不能顯得過于刻意,自然的導入不失為一種合適的方法。
一堂精心準備的課程往往更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對于情感引入教學也一樣適用。很多很好的情感教學內容教師如果能在課前精心準備,教學過程中會發揮得更加游刃有余,也更能收到來自學生的回應。對于教學形式,課前教師可以做相應的設計,很多感情色彩鮮明的文章,如果仍是傳統的老師教、學生聽的方式可能對于學生感知文章效果并不好,如果文章中正好有多個角色并且角色的對話豐富,這時,采取分角色朗讀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法。這首先增強了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來,同時,在要求學生有情感地朗讀對話的過程中,是一個很好的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領會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認識。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引入教學法是一種能很好地幫助學生領會文章內容及思想的教學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些地方需要注意。首先,老師要幫助學生們制訂閱讀目標,推薦好的書讓學生閱讀,在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摘抄好的語句與段落的習慣。在展開課堂教學時,對于相應的文章需要營造與文章思想感情契合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更好地誘發學生的情感。同時,一堂精心準備的課程往往更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于情感引入教學其實也一樣適用,在教學方式上不斷革新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對于情感的引入要自然,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對于情感的體會多種多樣,要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才能真正達到情感引入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滕建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氣氛的調節[J].文理導航(上旬),2011(6)
[2]楊蘭月.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文教資料,2008(26)
[3]陸海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4)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