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必須具備科學性和藝術性,體現高效性。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把握英語靈活開放的學科特點,引領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勤思善學,為學生營造主動參與的教育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提升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自由交談(Free talk),是指在英語課堂中5~10分鐘左右師生、生生的自由談話,是學生將自己所學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交流中去的環節。Free talk是學生對已有學習成果的展示、對未學內容的鋪墊,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精神飽滿地投入到課堂中去。高效地運用Free talk,放手讓學生自由談論,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有力保證。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旨在交流。所謂Free talk,應該在適度Free的前提下,突出talk這一要素。教師是這一過程的主導,把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去練習、去創造,提高學生說的質量和數量,為隨后的教學環節做好鋪墊。教師要巧妙結合教材內容,適度延伸,讓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自由選擇談話的方式,從而拓寬學習渠道,邊學邊用,使所學的語言材料不斷地在運用中得到鞏固和提高。
一 Free talk的前期準備
1.分組
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力爭為每位同學提供一個展示的機會。由于我們是小班化教學,每班35人,所以我把學生分成5組,每組7人,每位同學都能在一周之內有一次展示的機會。學生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自由選擇展示形式,以便輕松取得成功。這樣的鍛煉機會讓學生逐漸不懼怕講臺,真正地把自己當做講臺的主人,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的持久性也會與日俱增。
2.選擇話題
圍繞每周的教材內容,適度拓寬、靈活多樣。教師在準備Free talk話題時要全面考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的水平,最終確定話題。好的話題應該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愛好、興趣,能激發學生發言的欲望。好的話題應有豐富的形式和內容,必須是說者和聽者的雙向思想交流,是雙方的享受和提升,最終才能真正達到提升全體學生語言水平的目的。
二 Free talk的形式范本
1.“新聞聯播”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每周所學內容,設計熱點詞,在規定時間內快速、準確、聲情并茂地表述新聞。形式不限,小到校內新聞,大到國際時事,在鍛煉英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關注時事的意識。
2.“鏘鏘三人行”
以脫口秀的形式,就某一話題進行討論。學生大多選擇與學習及生活相關的話題,如,學生違紀后教師如何進行適當懲戒,學生是否可以帶手機等。
3.故事會
在學習一般過去時態時,學生們大多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班級里的趣聞或自身有感觸的事情向大家講述,既練習了口語,又方便了溝通和交流,甚至有同學借機向同學表達感謝或抱歉,增強了教學的時效性。
4.英美文化周
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進行適當延伸,讓學生搜集與話題有關的素材,利用Free talk環節進行成果匯報。例如,在學習healthy food時,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西方的table manners(進餐禮儀):如,就餐時,身體要坐正,身體和餐桌間距離以能使用餐具和飲食方便為度;胳膊不要放在桌子上,也不要張開妨礙別人;napkin(餐巾)只用于擦嘴和手,不要用來擦拭餐具、擦鼻涕、擦汗等;用餐完畢后收起napkin(餐巾)放在盤子右方;使用knife(刀)、fork(叉)和spoon(勺)時不能有聲音等。
5.幻燈片展演
在學習Famous people這一話題時,由于教材涉及的人物距離學生的生活太遠,學生們對他們了解不深,甚至一無所知。因此,學生們搜集了大量材料,以圖片、幻燈片、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讓那些遠離學生的人物鮮活起來,學生們深深愛上了秀蘭·鄧波兒、李云迪、朗朗、袁隆平等人。
三 Free talk環節的設計原則
教師是整個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作為主導者,教師應該把握以下原則:(1)面向全體學生,把機會交給每位同學,而后由學生根據主題選擇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展現長處,提升自信。(2)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化解學生的壓力。(3)設定Free talk的評價機制。可以根據學生一學期以來做Free talk時的情感、態度、內容、語音及語調等進行綜合評價,并記入學習檔案,用于學生的英語形成性評價。(4)Free talk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工程”。只有持之以恒,長期以往地進行Free talk,才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英語思維能力和靈活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
多年實踐證明,Free talk從多方面反映了現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在鍛煉學生的書寫和口頭表達能力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聽力水平。教師在這一教學方式中,以發展性的眼光來評價每一位學生,鼓勵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把英語說出來,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在互動的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從而擁有學習的成就感。總之,Free talk是教師把高效教學切實地落實應用到教學實踐上的良好策略,是學生通過有效積累和整合,全面提升聽、說、讀、寫水平的有力手段。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