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德育通常包含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方面的含義。全員育人是指全體教職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全程育人是指學校各種活動的全部過程都應包含德育因素,全方位育人是指學校要通過多方面的工作全面落實育人責任。全員是主體概念,全程是時間概念,全方位是空間概念,全員、全程、全方位從人、時、空三位一體的視角,表達了人人做德育、時時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全員德育的三方面內涵。
在中小學德育實踐中,全員德育的理念得到了廣大干部和教師的廣泛認可,但是,由于學校管理體制和實踐操作機制等方面的問題,全員德育經常是一種理念和口號,很難落到實處。筆者認為,全員德育不能有效落實的原因有三點:(1)對德育主體要求泛化,沒能根據他們的崗位特點和不同素質提出差異性要求;(2)全員德育停留在口號,沒有搭建有效落實的載體和平臺;(3)對德育主體缺乏有效的支撐和切實的尊重,全員德育落實沒有保證機制。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實踐和探索。
一 實施差異管理
學校教職工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崗位,有不同的崗位素質、能力和職責要求,因此,全員德育對不同的教育主體也應有差異性要求。差異管理才是個性化的管理、分層的管理、以人為本的管理和高效能的管理。
1.教師是全員德育的主體
教師是全員德育的主體,學科教學是德育的主渠道。教師要在學科教學中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切實控制好自己的課堂和教學質量,做到“我教我管我負責”;教師要積極參與學校和班級的集體活動,對學生中的不良現象進行提醒、教育和反饋。
2.班主任是全員德育的骨干力量
班主任是全員德育的骨干力量,對學生德育負主要責任。班主任要加強班集體和班風建設,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主流價值觀教育,提高育人能力和效果;班主任要支撐學科教師和其他教育主體,指導和支持家長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3.后勤員工是全員德育的重要力量
后勤員工是全員德育的重要力量,是服務育人和校園生活德育的主體。優質的服務、友善的提醒、及時的溝通和榜樣的示范是后勤員工主要的德育手段;德育處、年級組和班主任要對后勤員工的工作給予尊重、鼓勵和支持。
4.行政人員是全員德育的領導者和實施者
教育教學管理干部和專業管理人員是全員德育的領導者和實施者,是管理育人的主體。各級管理干部要端正教育思想,做全員德育的引領者和楷模;教育教學管理人員要承擔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職責,把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意識作為全員德育的重點。
二 搭建多種平臺
全員德育需要理念、輿論、氛圍和口號,更需要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的有效平臺。為此,我校成立了學校層面的十大部委,建立了一百多個校內志愿服務基地,完善了課堂作業評價體系,啟動了學科社會實踐活動。
1.成立學校層面十大部委
為進一步提高學校職能部門的管理效率,有效推動全員德育,德育處建立了“部門管理”部,對垂直的專業工作進行分層管理。各部門分別歸屬學校相應部門進行管理:學習工作部由教學處負責管理,衛生工作部由醫務室負責管理,生活服務部由食堂負責管理,電教管理部由電教組負責管理,信息管理部由教學處信息主管負責管理,公物管理部由物業處負責管理,體育工作部由體育組負責管理,志愿服務部由學校少先隊負責管理,科技工作部由學校科技輔導員負責管理,團隊工作部由學校團委負責管理。全部部委由德育處統一協調。
2.建立百個校內志愿服務基地
新課程改革對社區服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每個學生在兩年內要完成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并納入了學分制管理。但是,社區服務的時間問題、基地問題、管理問題等成為實現這一課程的制約因素。為此,我校把運動場、實驗室、公共教室、輔助教室、校園草坪、宣傳櫥窗、體育場館等劃分為一百多個小的單位,作為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基地,相關的管理人員作為基地的管理教師,對學生的服務進行評價和管理。校內服務基地的建設成為學生愛心奉獻的載體,也成為了學校落實全員德育的重要載體。幾十名管理人員和教師參與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3.形成縱橫交錯的評價體系
新課程改革對課程評價提出了新的理念,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受到關注和重視。為此,我校德育處和教學處聯合開發了課堂和作業評價管理系統,教學處制定了課堂和作業評價標準及辦法,每位教師每個月要為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學生的課堂和作業情況確定一個等級。每月的評價結果通過教師、備課組、教研組、教學處系統,反饋到德育處、年級組、班主任、學生系統,兩個系統縱橫交錯形成管理網絡,把所有的管理干部、處室員工、學科教師和各班學生有機聯系在一起,成為全員德育最大且最有效的工作平臺。
4.啟動學科社會實踐活動
新課程改革對社會實踐提出了新要求,每個學生在三年內要完成三周的社會實踐,并納入了學分制管理。但是,社會實踐的時間問題、安全問題、教育問題、組織問題等成為活動組織的制約因素。把社會實踐和學科結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科教師在活動組織中提高學生的學科興趣,落實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職責。 三 建立有效機制
全員德育不會成為所有人的自動行為,也不會輕易得到所有學生的接受,只有通過制度和機制,推動教師積極落實全員德育,引導學生接受所有教師的管理和教育,實現教師和學生互動和對接的全員德育體系和氛圍,全員德育才能得到有效落實。
1.建立全員德育制度
為落實全員德育,對教師實施差異性要求,對全員德育的典型及時通報表彰,學校制定了《學校全員德育工作規定》。規定指出,學校要樹立“立德為本”、“育人為先”的教育理念,強化全員德育意識,營造良好育人氛圍,調動多主體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校要結合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和專業化程度,明確全員德育的差異性要求,并對教師落實全員德育給予指導、支撐和激勵;教師是全員德育的主體,學科教學是德育的主渠道;班主任是全員德育的骨干力量,對學生教育負主要責任;后勤員工是全員德育的重要力量,是服務育人和校園生活德育的主體;行政人員是全員德育的領導者和實施者,是管理育人的主體;學校各處室、教研組、年級組、班集體是推動和落實全員德育的學校組織,對組織中的全員德育主體有管理、指導和評價的責任等。
2.形成全員德育氛圍
全員德育需要一種所有教師都愿意主動參與德育、所有學生都愿意和能夠接受教育的良好氛圍。
全員德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是一個非常難于突破的課題,是新課程背景下德育必須關注和解決的問題。以上是我校幾年來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效果,也進行了一些思考,我們將繼續努力,讓德育成為真正的全員行為。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