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學生的成長需要激勵。激勵就如冬日的一抹暖陽,會撫去學生心靈的陰霾,促使學生在自信、自尊、自強中成長。如果我們的學生在生活上和學習上常常受到挫折而沒有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就會產生消極惰怠情緒,影響身心發展。我們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注意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以激勵他們積極向上,因為成功的體驗將會促使一個人永遠向上。
【關鍵詞】學習動機 激勵興趣 主動參與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5-0177-01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本人逐漸發現職業學校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他們基礎文化知識水平相對偏低,嚴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對于英語學習,情況更加糟糕。從本人觀點來看,要改變這種現狀,首要任務是從心理方面入手,端正其學習態度,激發其主觀能動性,才能因材施教,達到教學目的。
在心理學上,激勵法是指激發一個追求某些既定目標的愿意程度的技術,包括激發動機、鼓勵行為、形成動力等因素。咨詢者要密切注意來訪者身上的閃光點,要肯定這個閃光點,鼓勵它燃燒起來,以挖掘來訪者的心理潛能。激勵要講究方法,它要求咨詢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明確的目標、誠懇的態度和嫻熟的技巧。激發對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此法的關鍵,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喚起被激勵者的成功經驗和對成功的向往,并創造條件讓其成功。下面是本人的一些經驗總結。
一 創造條件自我覺醒
第一,教師應設置恰當的環境氛圍。作為中學英語教師,應當把課堂設置成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語境,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際環境中接觸并接受相應的知識,并且要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參與其中”,激發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自我的“覺醒”。例如在Colors And Mood(顏色與情緒)這一課中,教學目的是要學生了解并掌握不同顏色對于人的情緒的影響。教師可用教具卡片、幻燈片等將教師模擬成不同的顏色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將自身帶入其中,再由教師指導講解,比單純傳授知識效果要好得多。然后教師給出問題,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要求學生用漫畫形式在黑板上畫出不同的情緒表現,學生應會很樂于參與其中,主動去學,主觀能動性就調動起來了。
第二,教師應激勵學生勇于挑戰自我。在教學進程中,教師應適時安排設計一系列的難點和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要求學生去逐一實現。每當學生解決一個問題,就會有一分收獲,增強一點自信,才能準備好去迎接下一個難關。讓學生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挑戰自我、完善自我。但教師應注意題目的設置要難易適度,在學生能解決的范圍之內。
第三,教師應讓學生明確目標,實現自我。教師要安排合理并且有效率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學有所得。比如在英語中對閱讀內容的漢語翻譯,某一具體語法點的練習運用。而不是反復無目的的抄寫單詞,生硬不理解的背誦課文。
二 成功激勵自我認識
第一,教師應當讓學生保持爭取成功的主動性。最好用一次次不間斷的小進步逐漸累積學生的自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安排適合學生水平的作業習題,并且要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適時調整難度水平。
第二,教師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努力與成績。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困難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學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足,容易產生挫敗感,產生懈怠情緒。教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細心觀察留意,及時發現,并且通過指導與鼓勵,讓學生明白努力的價值,不計較一時的挫折失敗,遇到問題不要一味灰心失望,要清楚這是成功路上的必然。要把成功看成是一個過程,而不只是一個最終目標。
三 外部環境自我肯定
第一,教師要對有所進步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包括分數、物質獎勵和口頭肯定等。
第二,教師要讓學生組織小組討論,給學生提供彼此交流的機會。要注意教師在討論中只是場外指導者,要把主導權交給學生,“主人翁”的意識能讓學生展開真正的交流討論,分享彼此的經驗與心得,并且在互動活動中獲得彼此的認可與尊重。
第三,教師應采取多樣式的教學手段。多采用多媒體等先進教輔工具,讓學生扮演其中角色,自己組織操作,自己親身參與,而不是在教師指令下一步步去做。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孩子的成長需要激勵。激勵就如冬日的一抹暖陽,會撫去學生心靈的陰霾,促使學生在自信、自尊、自強中成長。當然,激勵不是萬能的。就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樣,沒有懲罰同樣沒有教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薛彥華、張愛華.教育學[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馬玉榮.青少年心理健康大講堂[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