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學習態度及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也是參差不齊,本文在分析職校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從樹立學生的自信出發,針對如何提高專業理論課的教學效果進行了論述、總結。
【關鍵詞】職業教育 專業理論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5-0178-02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過程中,一些實踐性強的科目可以采用項目式教學法、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仿真教學法、現場教學法等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效果。但如何提高理論性強的專業課教學效果,是長期困擾中等職業院校教師的難題。筆者根據幾年的教學實踐,針對如何提高專業理論課教學效果,有幾點體會,在此與各位同行做一分享。
一 必須對授課對象有充分的認識
雖然國家大力提倡和推進職業教育,但職業學校仍是各位家長及學生在無法獲得高等院校垂青之后的無奈選擇。由于生源日益減少、高中和本科院校的擴招及職業學校的放開招生,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大部分是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自卑,甚至厭學、自暴自棄,因此在教學環節中,必須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及教學深度。
二 在教學的過程中,需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力量的來源,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多會因長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而自卑,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自信,教師首先要做一個慧眼識珠的伯樂,在教學過程中需善于挖掘學生的潛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揮其長處,讓其肯定自己;其次,對學生的要求起點不能太高,不可操之過急,對學生犯的錯誤,及時引導;取得的成功,及時表揚,使他們逐漸認識自己,恢復自信,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學習和生活。
三 提高專業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關鍵在于教學環節如何落實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
第一,在開始一門新的專業課之前,教師應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結合圖像、動畫、視頻等,將課程的具體內容及其針對的具體行業、學好了這些知識以后會有什么用、用在什么地方等告知于學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帶著濃厚的興趣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學習。
第二,講課過程中可采用“泛問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所謂“泛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進行提問,讓學生自由作答,充分發揮老師和學生雙方的積極性,形成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思維互動。如果這一方法應用得當,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提問不是針對某個學生,所有人都可以回答,回答正確與否,都有利于學生結合課堂所學進行思考;(2)通過泛問,教師可以大致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有重點的進行教學;(3)調動了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促進了教與學的結合;(4)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學習,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泛問式”教學在實施過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幾點:(1)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教學重心從教師的“教”轉變成學生的“學”;(2)教學過程中不能唯我獨尊,要體現民主,使學生原意學習、主動學習;(3)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獨立思考,掌握需掌握的內容。
第三,對課堂內容的安排應“重結果,輕理論”。職業技術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出掌握特定職業群或者某一職業所必需的知識技能的第一線應用型、技能型的實用人才。學生需掌握的是具體的技能,過多的偏重理論環節的指導,往往會適得其反,讓學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理解掌握原理、方法和結論,切勿深究結論的來源和形成。如在教學“非穩態導熱”一課時,學生需掌握的是典型的非穩態導熱過程的分析及非穩態導熱過程的特點,對于集總參數法和一維穩態導熱問題的圖解法,學生只需了解不同算法時導熱體的溫度與畢渥數和傅里葉數的關系,及兩種算法的適應范圍,而無需深究導熱體的溫度到底是通過何種算法、何種函數關系求得的。
第四,適時的給予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專業理論課,知識內容繁多,較之實踐環節枯燥乏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抑或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如果一味地進行批評、指責,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挫傷其自尊心與自信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棄、自甘墮落,而這一切是與“教書育人”的宗旨背道而馳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合理的方式適時的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第五,師生互換角色,讓學生自己講課。講課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基本知識,例如,“液注式壓力計”的基本原理是初中時就學過的連通器的原理,知識點簡單易懂,像這樣的課程就可以提前安排,讓學生自行學習,隨機點名讓學生到講臺上做一回“老師”,體驗老師的辛苦。
“師生互換角色”的授課方式能起到以下幾個作用:(1)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會被叫到講臺上,在自學過程中,他們會比平時更加用心,學習效果更高;(2)完成講解,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3)站在講臺上,能讓他們切身體會到課堂紀律對授課環節的影響,日后能自覺地做到課堂上不喧鬧、不睡覺、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4)通過講臺上的歷練,體驗老師的辛苦,更加尊重老師。
第六,理論聯系實際,采用多媒體等手段,讓枯燥的課堂活躍起來。多媒體視聽教學具有能聽、能看、形象生動、信息量大、便于理解等優越性,可以彌補當前職業技術教育中課程內容和課時壓縮多、學時少等不足,且更加直觀、逼真。加之專業課上所講的知識,大多都是“物有所指”,是一些具體事物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例如,熱力過程自動化課程中所講的熱電偶、熱電阻、壓力計、水位計、流量計等,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結合具體實物講解,把理論知識的學習轉化成學生的感性材料。
第七,側重現場技術內容和加強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側重現場技術內容和加強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經常會有剛剛工作的學生抱怨道:“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從來沒有學過,即便書上有提到,但和實際問題南轅北轍,學校的學習純粹是浪費時間?!边@實際是共性和個性差別的問題。學校課程上所講的知識大多是一些基本的原理與概念,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往往需要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具體條件靈活掌握。這些看似課堂上、書本上沒有提及的知識,其實是在特定情況下產生的個性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不但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共性的知識,還應盡可能引導學生學會根據實際情況和現場條件,以技術工作人員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鐵倉.熱力過程自動化[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張天孫、盧改林等.傳熱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3]張秀芳、袁德選.淺談優化教學環節[J].職教論壇,2002(6)
[4]邢暉、楊文堯.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探索[J].職教論壇,2001(9)
[5]金妙翠.案例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J].職教論壇,2002(16)
〔責任編輯:肖薇〕